第595章 名臣與名相(2 / 2)

才過了中秋節,李二陛下的手敕便來了,召薛朗回長安!黑鐵塔一般的尉遲寶琪,聽到這個消息,也不禁有些激動:“薛叔,幾時可以回去?”

薛朗笑道:“收拾收拾,三日後出發,我家公主留有大船在汴水岸邊,我們順著汴水逆流而上,從水路走。”

“喏!”

這聲兒答應的又響亮又激動,這小子也想家了!

薛朗笑著拍拍他肩膀,正要說話,長儉來報:“爺,府外有自稱是一郎父母的人求見,想認回孩子!”

薛朗笑容一斂,問道:“可核對過細節?”

一郎掛著的小銀鎖,薛朗從未對外公布過,每次有人找上門來認子,直接讓人說辨認的方法,說不清楚的或是對不上的便把人打發走。

長儉道:“仔細詢問過,銀鎖、當時穿的衣物等都能對上,銀鎖的圖案也能說的一清二楚,是故,小的才來回報。”

據說,這對夫妻,丈夫姓駱,乃是婺州人氏,隻是妻子娘家在這邊,小兒子送回來待幾天,大水來時,小兒被放在木盆裏,隨家人避難。恰逢大難,木盆是交由家中長子照看,長子一時疏忽,木盆放空,才導致小兒隨水流漂泊。

薛朗微做沉默後,道:“知道了,先讓他們等著。”

“喏。”

長儉去處理,薛朗轉身回了後院,去尋初雪,進去的時候,初雪顯然已收到下人的回報,正在收拾一郎的東西,麵上恬淡,手腳利落。見薛朗進來,不由一笑,道:“多謝郎君關心,奴婢心中雖然有些不舍,但也非不能忍耐之事,隻能說這孩子與我無有緣份。奴婢自幼無父無母,一郎雙親俱在,希望他能在雙親身旁,快樂無憂的成長!”

說著,表情忍不住有些惆悵,把收視好的包袱和孩子,一塊兒交給薛朗。薛朗點點頭,抱著孩子,讓長儉拿著包袱一塊兒出了後院。

在前廳,薛朗接見了那對來認親的夫妻,看衣著相貌,人近中年,衣著雖不見華貴,卻也不是特別貧窮,顯然是普通的小康之家。那對夫妻見薛朗進來,立即行禮:“拜見薛禦史!禦史有禮!”

“免禮,你們看看,這是否是你們的孩子?”

其實進來的時候,薛朗就確認了,一郎眉宇間的樣子,活脫脫就是夫妻倆兒的縮小版,加之各種細節也能對上,顯然,一郎就是他們的孩子,不是來冒認的。

妻子激動的上前,掏出嬰兒脖頸上掛著的銀鎖,激動地道:“回禦史,這邊是妾身的兒子三郎!”

薛朗點點頭,把孩子交給她,順手把包袱也給她,道:“這孩子這幾日在我府中,一直有我妻子的近身侍女照顧,與他頗為投緣,這些東西都是給他得用的,贈予你們,也算是緣法。”

夫妻倆兒對望一眼,丈夫微不可查的點點頭,妻子這才收下,道:“多謝禦史,禦史府上於我們有大恩,還收府上的東西,妾身慚愧。”

薛朗擺擺手,想著給初雪個念想和結局,笑問道:“不知這孩子是否取名了?若是有了,可否告知?若讓照顧他的侍女知道,也是個念想。”

丈夫連忙答道:“回禦史,小兒已然取名,我家姓駱,小兒取名賓王,取自《易經》,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

駱賓王!?臥槽!臥槽!臥槽!

薛朗很想問一句“我在哪兒?我是誰?”,真真是一臉懵逼!

丈夫見他表情有異,不禁有些尷尬,忐忑的悄悄看他一眼,強笑道:“可是這名字不好?”

薛朗鎮定一下精神,努力的保持麵部平靜,道:“不是?,這名字取得好。孩子與我也算有緣,以後也不知道是否還有相見之期,莫若我為他提前取個字吧?”

丈夫大喜,連忙躬身道:“請禦史賜字!”

帶著某種奇異的心情,薛朗道:“莫若字就叫觀光吧?”

丈夫咀嚼了兩遍,喜道:“好,觀光好,多謝禦史賜字。”

這會兒,薛朗總算從親手救了曆史名人的震撼中恢複鎮定,隨手從身上扯下一個玉佩,放到孩子手中,笑道:“賓王這孩子為我所救,也算緣法一場,希望來日,能在長安看到賓王的投卷!”

丈夫大喜,妻子還有些懵懂,隻見丈夫歡喜的道謝:“多謝禦史期許,下官定當用心教導賓王,教他勤學奮進。”

薛朗笑得滿意:“好!”

送走了歡天喜地的駱氏夫妻,薛朗還有些出神,尉遲寶琪忍不住叫了他一聲:“薛叔?”

薛朗這才回神——

曆史記載上,於駱賓王的具體生辰並沒有記載,隻有個約莫的推算,有記作618年的,也有記作623年的,真實生辰不可考。

包子它們搭救回來的嬰孩兒是否就是曆史上的那個駱賓王……薛朗並不確定,不過,也算是個美好的期許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