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發言稿(2 / 2)

兩人微微點頭,尚師傅的眼光中帶著疑惑,一臉審視的目光,猜度著他和蘭曉婷之間的關係,卻也是不好多問。

再次回到車上,蘭曉婷問,“方老師,你覺得這份發言稿如何?”

方小波想,這或許是發揮自已才能的時候,所以,就算得罪別人,把自已有觀點說出來,會在蘭曉婷心中建立不是那種隻會吹牛,泡女人的男人,說明自已是有真才實學的人。

“這是你寫的?”

“這…不管是誰寫的,你先說你的感覺。”蘭曉婷這意思,是要他不要帶主觀設想,不要因為是某人寫的,就不說真實想法。

她覺得,方小波是有一些文采的,不過,可能對這稿子能起的就是語言的組織和強調,如何把這些觀點寫得更有說服力一些,對內容本身,不會起任何作用。

這份稿子,是鎮黨委書記安排黨辦主任寫的,因為書記外出學習,所以由她代表鎮黨委書記參會。

“平鋪直敘,沒有創意,泛泛而談,說實話,這種發言稿,用於附和領導的想法還勉強過得去,如果是想得到領導的重視的話,根本不可能。”

方小波邊說著,卻發現司機的目光不斷看他,那目光,有些詫異,他還時不時看向蘭曉婷,觀察蘭曉婷的表情。

蘭曉婷也不評價,問,“那你覺得,如何說,會更好一些。”

方小波想,這倒是給自已一個機會了,他又想起了清溪村,不由說:其實,方向上的東西大家都能想到,關鍵是噱頭,比如說旅遊,這其實是一個亮點,可如何開發,這卻是一個瓶頸,石壩鎮有什麼旅遊資源、能夠提供怎樣的旅遊服務?在江城市,有沒有其獨特性,這些,才是領導真正希望知道的吧?

蘭曉婷不斷點頭,“方小波,你說的有道理,繼續。”

方小波說,旅遊資源,有些是自然風光、有些是曆史古跡、民族習俗,而石壩鎮能提供的,應該是自然風光,當然,如果開發好了,其實曆史典故也是一個發展的噱頭。

蘭曉婷問,“你才來不久吧,有什麼典故?”

“你不知道?”

“什麼不知道?”蘭曉婷輕輕用手掐方小波一下,“趕快,說完。”

方小波說,“其實,清溪村那條清溪,應該有十多公裏甚至更遠更深吧,完全可以作為天然氧吧進行開發,而清溪村,趙家一族,是趙雲的後代,這可是有家譜的,這就是典故……”

蘭曉婷不由拿出筆在稿子上進行修改,標注,整個兩頁,寫的內容密密麻麻。

蘭曉婷突然問,“尚師傅,你在石壩鄉呆了多少年了。”

“蘭書記,八年了,複員回來之後,就安排到鎮上開車,這麼多年,給鎮上好多領導開過。”

“你覺得,剛才方老師說的有道理嗎?”

“有,當然有,不過,清溪村太偏僻了,實際上在目前往高速的那邊,也有一條從山而下的小河,叫清水河,最後其實和清溪河合並了,那個村住戶原來在山上,現在都搬到靠近鎮上了,那邊做開發,卻比去開發清溪村那邊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