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最是那一低頭(2 / 2)

低著頭走路,敢於直麵,美或者醜,對或者錯,善或者惡,才能看得清楚,看清楚了之後,醜事、錯事、壞事,大大小小罷了,誰沒幹過?說沒幹過的人要麼是虛偽頑固的,要麼就是神仙轉世了。關鍵是,現在還幹嗎?已經改過了嗎?是否清醒了呢?這是抬頭的人覺悟不到的,一路風景太美,我們就忘記了去檢索內心,修正內裏。我們永遠不可能完美,我們永遠走在追求完美的路上,甚至我覺得,錯誤有時是那麼可愛。

中年人很少犯錯了,但大多是以圓滑世故為代價的,這樣的代價是社會認同的,我們的內心並不認同,甚至因為拋棄了我們該有的天真、善良、熱情、率直,我們自己開始恨我們自己了?為什麼活到後來,我們越是麵目全非呢?

不是我們不小心,是社會太大意,總把我們引向生活的反麵,可想一想,路還是在自己腳下,你一直盯著你腳下的路,一直在低著頭走路,怎麼會迷途呢?想來,在喧囂的世事中,不管身外繁花似錦,不管紅塵有多少埋伏,依然能夠專心走路的人實在是太少了。

楊貴妃隻是僥幸,倘陳阿嬌能夠低下頭走路,她該能夠想明白,劉徹一開始對她是喜歡的,不然不會許以金屋,喜歡歸喜歡,這個雄心勃勃的男人更喜歡的恐怕是她能夠帶給他一份堅實的依靠,有了她,他的寶座可以坐得更穩,更踏實,一旦江山穩固,皇帝的身邊美女如雲,他最不缺少的就是女人。

青春韶華最是短暫,待到桂殿長愁不記春,黃金四屋起秋塵的時候,何必還要如此霸道驕橫?她的可悲在於她從來沒有低下頭來麵對自己。

我的新書千呼萬喚始出來,終於很快就可以上市了,起初我是高興的,甚至有些興奮,這個夢在我兩年前拿起筆那會兒是想都不敢想的,如今是出門正好被餡餅砸中了,怎麼能夠不歡喜?

甫一低頭,便自歎,那兩本書實在隻是起點,內裏太多的不滿意,曾經的筆力所限、思略所困,在追求清新唯美的路上,竟是太過了。殊不知文字之美不僅在於文筆,還在於一種氣場,氣場之美是文字本身之美所遠不能及的,孟子說:“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哉。”孟子的“養氣說”乃是武當派的掌法,精魂不在於掌,而在於內氣。

美,又何嚐不是?內在氣場之美才是我現在認為應該去追求的。保不準哪一天,我再一低頭,發現原來我還可以用另一種方式去發掘文字之美。

連日陰雨,不知道千年之前,陳阿嬌拿著《長門賦》那天是不是也是這樣的。她真的夠笨,居然用皇帝最忌諱的巫蠱,劉徹對她也算有情了,換了別人,怕不是滿門抄斬,株連九族嗎?

與其意態昂揚地做盡蠢事,那不如低下頭吧,隻是低頭,隻是直麵人生的一種態度,低頭的時候,骨頭和身板應該是直的,那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