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貴與貧窮的水平尺
有的城市已經達到了中等發達國家的生活水平,可能有的地方依然還停留在刀耕火種的原始生活水平;有的部門月月發獎金,而有的部門幾乎一天的工資都發不出來。有的人喝“人頭馬”一邊喝一邊摔,有的大款祭奠死人焚燒真錢,還有的富豪什麼都不愁,就愁手中的錢太多無處可花;相反,有的窮人別說喝酒了,連一日三餐都沒有保證,別說祭奠死人了,活人的生活一點著落都沒有,孩子上學的費用一年隻要28元錢,但是就是拿不出來……
為什麼人與人之間的貧富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按說,絕對平均的社會也是不正常的,因為差距也是一種動力。在市場經濟社會裏,在私有製普遍存在的條件下,競爭是普遍存在的,物競天擇,優勝劣汰,這是不可抗拒的經濟規律,有競爭就會有差距,就要有先進和落後,就要有富有和貧窮。這種貧窮和富有的差距就形成了一種無窮的動力,促使貧窮者不斷地向富裕的方向努力,小富的人不斷地向大富的方向拚搏,大富者向巨富的目標奮鬥,永無止境。但是,一個社會的貧富差距也不能過大,差距過大社會就失去了安全的保證。所以,人們對一個國家的貧富差距是非常關注的,發明了很多評價貧富差距的指標或者參數。
基尼係數是目前國際上通用的反映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重要指標,它就像一把衡量富貴與貧窮的水平尺。基尼係數又稱為洛倫茨係數,是意大利幾何和統計學家基尼於1921年提出的,為了紀念他,人們將他發明的這個係數命名為基尼係數。基尼係數的經濟含義是這樣的: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於不平均分配的收入占有的百分比。因為財富的社會實際分配曲線是根據洛倫茨曲線為計算基礎的,所以計算公式比較複雜,繁瑣,不容易被人們理解,而幾何方法卻比較簡潔,容易理解,所以在此用幾何法對基尼係數進行解釋:
OY表示收入百分比,OX表示人口百分比,對角線OL是絕對平均線a,在這條絕對平均線上,對應的人口百分比和收入百分比都相同,意味著社會收入分配是絕對平均的。折線OXL是絕對不平均線c,它的幾何意義表示社會成員中除一個人擁有財富之外,其餘人的收入均為零,這個人占有了社會收入的全部。實際分配曲線b介於a與c之間。顯然,分配曲線越接近a,社會收入分配越接近平均;反之,即b越接近c,社會收入分配差距越大。從曲線中我們可以讀出每個階層的收入比重,從曲線的彎度可以觀察到各個階層的收入差距,從不同曲線的對比中我們可以得到不同國度收入分配差距的比較,或者一個國家不同時期收入差距的變動情況。
圖中,A表示實際分配曲線b與絕對平均曲線a之間的麵積,B表示實際分配曲線b與絕對不平均曲線c之間的麵積。
用純數學的方法來表達吉尼係數是困難而煩瑣的,而用幾何方法表達吉尼係數卻非常簡捷明了。從圖中我們可以非常直觀地得出基尼係數的幾何表達公式:
基尼係數=A/(A+B)
基尼係數是一個介於0和1之間的小數,基尼係數為1時,表示收入絕對不平均,社會的全部財富集中在一個人的手中;基尼係數為0時,收入絕對平均,每一個人擁有的財富都是相等的。基尼係數越小,社會分配越平均,基尼係數越大,社會分配越不平均。一般經驗認為,基尼係數在0.2以下,收入分配處於高度平均狀態;基尼係數為0.3-0.4時,社會分配為比較合理;基尼係數超過0.4時,收入分配差距比較大,國際上通常將0.4作為社會分配不平均的警戒線,大於0.6為高度不平均。
多數專家研究的結果認為,中國目前的基尼係數在0.458以上,有的學者甚至認為在0.49以上,已經遠在國際警戒線以上,處於不合理的範圍之內。貧富差距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對中國社會的安全運行和健康發展已經構成了一定的負麵影響。
因此,黨和政府非常重視貧富差距的問題。在十六大報告中就明確宣布,要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基本內容之一是“惠及十幾億人口”。就是說要實現共同的富裕,而且政府已經開始積極地著手解決這個問題,相信,不久的將來,建設和諧社會的目標一定會實現。
把吉尼係數降到0的水平是不現實的,但是將吉尼係數降到0.3-0.4之間,達到社會分配比較合理的水平還是可能的,我們期待著這一天的早日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