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國北方持續幹旱,不少地區出現大量蝗蟲,由於滅治及時,沒造成嚴重災害。滅蝗的辦法主要是噴灑農藥,包括飛機大麵積噴藥。然而,農藥也會造成汙染。新疆農墾區動員群眾把10萬隻鴨子放到田裏去吃蝗蟲,一隻鴨子一天能吃400多隻蝗蟲,沒用農藥也把蟲災消滅了,鴨子還迅速增肥,一舉多得。雖然鴨子還算不上蝗蟲的天敵,但這生物滅蟲的思路能夠給人們以啟迪。
我曾去南京北郊林場采訪。那裏的幾萬畝鬆林從前年年鬧毛蟲,嚴重時鬆樹葉子幾天就被吃光,四層樓高的鬆樹大片死掉。管理幹部說,必須消滅早春的鬆毛蟲,它繁殖很快,一旦失控,便成蟲災。然而林場麵積大,鬆樹又高,靠人工捉蟲,打藥,很困難,全場職工的手都腫了(藥物傷人),還是顧此失彼。後來在樹上釘了幾百個小木屋,“招養”鬆毛蟲的天敵灰喜鵲以此為巢,吃蟲孵雛集中飼養和訓練100多隻的“灰喜鵲突擊隊”,派兩位姑娘擔任“鳥司令”。當我見到這群“喜鵲兵”會聽哨音迅猛“出征”,“收兵”,真是歎為觀止。一隻喜鵲一天啄食百多條鬆毛蟲,既有“散兵”,又有“突擊隊”,從此再也不鬧蟲災了。不花藥費,林間還種植許多無汙染的絞股蘭(草藥),增加了收入。
動物的天敵,自然形成,“相克相生”的“食物鏈”,如果出現人為的某些環節缺損,就會失去生態平衡。例如,日本在工業化前期,向歐洲大量出口鹿肉,剝奪了狼的食物,日本灰狼迅速餓死,據記載,1905年發現一隻最後餓死的灰狼之後,日本列島再也沒有野生的狼了。鹿群失去天敵,迅速發展,一年毀壞4千公頃林木。政府鼓勵人們獵鹿,一年獵殺7萬隻,遠遠趕不上鹿群繁殖的速度。環境學者提出,隻有引進(血緣最近的)中國狼,才能解決問題。
百多年前,一位澳大利亞農場主從英國帶回28隻兔子,放進農場,供他打獵玩。萬沒想到,澳洲這塊孤立的大陸沒有狼,兔子失去了天敵的製約,大量繁殖,以致兔子也能成災,嚴重毀壞草原和莊稼。澳洲地曠人稀,大家束手無策,也在討論引進兔子的天敵--狼和鷹。
我國長白山林海曆來是東北虎棲息的地方,它的重要食源是野豬。國人曆史上就崇拜打虎英雄武鬆,所幸當年問題不大,武鬆用的是哨棒和拳頭,殺傷力有限。當代的楊子榮“打虎上山”,用的是槍,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現在保護野生動物,有的單位把人工飼養的老虎放歸山林,可惜這山大王已養成依賴性,到了“開飯”時間便蹲在村口,等待主人喂牛肉吃。嗚乎,其八麵威風掃地,已變成寵物大貓了。再說,野豬早被獵人打光,您叫老虎吃什麼呢?
最近四川彭州的4千畝山林遭到嚴重毀壞:(齧齒類的)林鼠沿著地麵啃噬樹皮,啃掉一圈兒,大樹死亡,小樹則被咬斷。原因是這幾年林場附近的農民放炮采礦,以及機器轟鳴,嚇跑了林中的貓頭鷹和蛇,失去天敵的林鼠迅速繁殖,爆發鼠災。人工滅鼠,難矣哉!還得保護自然環境,讓林鼠的天敵殺回來。
大自然的生態平衡,包括物種的多樣性,是經過億萬年漫長過程才達到和諧共生的。而人為地破壞這種平衡,滅絕許多物種,在工業化時代的幾十年乃至更短的時間裏就能“做到”,也就必然會遭受災難性的報複,而且後患無窮。“人乃萬物之靈”,應該記住“動物是人類的朋友”這句名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