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個性決定命運(1)(2 / 3)

可是,這位學生還不是非常地心悅誠服,他說:“我常常聽到人家都這麼勸我、勉勵我。可是,我覺得這些都是十分例外的例子。像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他不是大學畢業,可是仍然當上了首相,甚至還稱為庶民首相。可是,在你說話的口氣中,不是也暗示著,大部分的首相,還是一流大學畢業的;大部分工廠的經營者,也還是一流大學畢業的。不是嗎?”

老師點點頭說:“對,你說的沒錯,問題也就在這裏。的確,在我們的社會上,名牌大學畢業的學生的確都很活躍,也很吃香,原因在哪裏?差別又在哪裏呢?在參加大學考試時,往往隻是一分之差的成績,便被分配到二流學校的人很多,然而這並不能證明他們之間能力的差別就會很大。有一位成功的企業家曾經說過:普通大學畢業的人,是很好管理的人。言下之意,仿佛對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大有敬而遠之之意。老實說,關鍵就在於此。“一流大學的畢業生很早就在無意中研究過思考的方法,他們都擁有‘天真的想法’,也就是認為‘自己是一流大學畢業的,所以將來一定會有光輝的前途’。正因為有這種意識的存在,反而可以使自己成為真正活躍、有能力的人。”

學生又問:“什麼是思考方法?”

老師回答說:“就是相信自己必定會成功。也就是說即使是沒有學曆的人,隻要學會了這種思考的方法,也可以得到同樣的結果。一流大學畢業的人,在社會上如此活躍,可以證明這種思想是正確的。”這種“思考方法”,實際上就是一種自信心。

睿智點評

自信心對一個人一生的發展所起的作用是無法估量的,無論在智力上還是體力上,或是做事的各種能力上,自信心都占據著基石性的支持地位。一個人如果缺乏自信心,就會缺乏探索事物的主動性、積極性,其能力自然要得到約束。

做自己的主人

在成功者的行列中,存在著各種各樣個性的人,每個人隻有成為自己人格的創造者與生命的主宰,才能成為真正個性之人。

凱斯特是一名普通修理工,生活雖然勉強過得去,但離自己的理想還差得很遠。有一次,他聽說底特律一家維修公司招工,決定前去試一試,希望能夠換一份待遇較高的工作。他星期日下午到達底特律,麵試時間定在星期一。

吃過晚飯,他獨自坐在旅館房間中,不知為什麼,他想了很多,把自己經曆過的事情都在腦海中回憶了一遍。突然間他感到一種莫名的煩惱:自己並非一個智力低下的人,為什麼至今依然一事無成,毫無出息呢?

他取出紙筆,寫下四位自己認識多年、薪水比自己高、工作比自己好的朋友的名字。其中兩位曾是他的鄰居,已經搬到高級住宅區去了,另外兩位是他以前的老板。他捫心自問:和這四個人相比,除了工作比他們差以外,自己還有什麼地方不如他們?聰明才智?憑良心說,他們實在不比自己高明多少。

經過很長時間的思考和反思,他悟出了問題的症結———自我性格情緒的缺陷。在這一方麵,他不得不承認自己比他們差了一大截。

雖然是深夜3點鍾,但他的頭腦卻出奇地清醒,覺得自己第一次看清了自己,發現了自己過去很多時候不能控製自己的情緒,愛衝動,自卑,不能平等地與人交往等等。

整個晚上,他都坐在那兒自我檢討。他發現自從懂事以來,自己就是一個極不自信、妄自菲薄、不思進取、得過且過的人;他總是認為自己無法成功,也從不認為能夠改變自己的性格缺陷。於是,他痛下決心,自此而後,決不再有自己不如別人的想法,決不再自貶身價,一定要完善自己的情緒性格,彌補自己的不足。

第二天早晨,他滿懷自信前去麵試,順利地被錄用了。在他看來,之所以能得到那份工作,與前一晚的沉思和醒悟讓自己多了份自信不無關係。在走馬上任的兩年內,凱斯特逐漸建立起了好名聲,人人都認為他是一個樂觀、機智、主動、熱情的人。隨之而來的經濟不景氣,使得個人的情緒因素受到了考驗。而這時,凱斯特已是同行業中少數可以做到生意的人之一了。公司進行調整時,分給了凱斯特可觀的股份,並且加了他的薪水。

睿智點評

從凱斯特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的成功來自於發現自己的不足,完善自己性格情緒。隻有這樣,才能在事業中不斷前進,實現自己的夢想。一個人成功與否掌握在自己手中。成功個性可以作為利器,開創一片無限快樂、堅定與成功平台。

自己給自己鼓勁

根據美國著名成功學家皮魯克斯在《個性的密碼》一書中的調查,認為成功者的做人個性可有以下四點:

(1)每天至少誇獎自己一次世界著名拳王阿裏在賽前總要自我推銷。他告訴新聞界:“我將在5秒鍾之內把對手打倒,他將會招架不住。”他說這句話究竟有何目的呢?其實隻是在自我推銷而已。他的對手聽到這話,自信心開始動搖,不敢肯定自己。比賽前當裁判解說規則時,阿裏便瞪著他的對手,像是告訴他,將給他顏色瞧瞧,這些都是他自我推銷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