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發揮個性應注意的問題(2)(1 / 3)

克服狂傲自負的個性“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在人生的道路上,狂傲自負常常使人迷失了方向,舉步不前。一個驕傲自負的人常會認為,世界上如果沒有了他,人們就不知該怎麼辦了。但實際上,這樣的人總避免不了失敗的命運,因為一驕傲,他們就會失去為人處事的準繩,結果總是在驕傲裏毀滅了自己。你有沒有洋洋得意的時候?什麼事使你驕傲?你見過你驕傲時的樣子沒有?驕傲最後給了你什麼,榮耀,還是痛苦?你研究過其中的原因嗎?生活中,一個無法回避的事實是,每一個人的能耐總是十分有限,沒有一個人樣樣精通,所以,人人都可在某些方麵成為我們的老師。當自以為擁有一些才藝時,你要記住,你還十分欠缺,而且會永遠欠缺。不然,失敗就離你不遠了。

每個人總是把自己看得很重要,但事實上,少了他,事情往往可以做得一樣好。所以,自大曆來就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你要切記這樣一個道理:自大是失敗的前兆。

自大往往不是空穴來風,自大的人總有一些突出的地方。這些突出的特長,使他們較之別人有一種優越感。這種優越感達到一定程度,便使人目空一切,欣欣然,不知天高地厚。

一個人不知道並不可怕———人不可能什麼都知道,但可怕的是不知道而假裝知道。這樣的人就永遠不會進步,就像老愛欣賞自己腳印的人,隻會在原地上繞圈子。

中國的文人墨士都講求氣節,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是文士的傲骨,為世人所景仰。但是,氣節若是講求不當,就會流於傲慢而自己覺察不出來。作風和氣節都是自身操守的品質,而傲慢則是施加於人的東西。以傲慢施加於人,有表現為神情氣色上的傲,有表現在儀表禮節方麵的傲。傲慢者內心依仗他的才能,驕氣溢於言表,他的心緒就不能穩定如常了,於是往往招致禍害。有一份矜持,便有一份挫折;有一份謙遜,便有一份受益。驕傲往往使我們看不到自身的缺點,

因而也就常常把別人的意見當作耳旁風。驕傲就像籠罩在人身上的一團臭氣,趕走了給你良言的朋友。麵對一個使人難堪的批評時,你會不會靜下心來,反思自己,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中國有句老話:“謙受益、滿招損。”因此,當你對別人的意見不以為然、自以為是時,你最好靜下心來,反省自身。這樣,你會變得虛心,變得更加成熟。有一個成語叫“虛懷若穀”,意思是說,胸懷要像山穀一樣寬闊。這是形容謙虛的一種很恰當的說法。隻有空,才能容得下東西,而自滿,除了你自己之外,容不下任何東西。

生活之中,我們常常不自覺地變作一個注滿水的杯子,容不下其他的東西。因而,學會把自己的意念先放下來,以虛心的態度去傾聽和學習,你會發現大師就在眼前。

睿智點評

俗話說:“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保持一顆謙遜的心,你更能時刻前進。謙遜有兩種:當你地位低微、能力不足時,你對人謙遜,但這並不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當你事業有成、受人讚揚時,仍能保持謙遜,這就是一種可敬的品德。

切忌爆發剛愎自用的個性

剛愎自用的人就是這樣一種人:倔強固執,不接受別人的意見,以“我”為中心,對別人興趣不大;常常認為自己“對”的時候總比“錯”的時候多;認為別人的意見不太有用,因為自己比別人更熟悉情況;大敗之後,很不服氣,常抱怨運氣太差。這些是剛愎自用者慣常犯的毛病。還請注意一點:剛愎自用者,往往認為自己不是剛愎自用者。當你拿起一張你也在內的團體照片,你最先看的是誰呢?可以肯定地說,絕大多數人會去找自己,看看自己的形象如何。這是很正常的,因為每個人當然得關心自己。

關心自己,看重自己,這都沒錯,但壞就壞在,很多人把自己看得太重,而對別人則沒有多大的興趣。剛愎自用的人在這方麵就做得太過分。無論在處理人際關係上,還是在工作中、他們總錯誤地想辦法使別人對自己感興趣。事實上,這種方式是沒有用的。因為既然別人和你一樣關心自己,別人就不會輕易對你感興趣。因此,一個隻對自己有興趣的人,是不會讓別人感到有興趣的。

就交朋友而言,剛愎自用的人比較失敗。成功學大師卡耐基曾真誠告訴我們:“一個人隻要對別人真感興趣,在兩個月之內,他所得到的朋友,就能比一個要別人對他感興趣的人,在兩年內所交的朋友還要多。”的確是這樣,你對別人表示興趣,別人當然會有所報答。你如果細心體驗的話,你就會發現,你對別人真感興趣,即使他很忙,也會注意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