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佗的錦囊46(1 / 1)

貧困縣

大明朝剛剛建立的時候,因為長年內戰,朝廷國庫空虛,為了讓國庫盡快的充盈起來,朱元璋聽從宰相劉伯溫的話,在全國推行捐官政策,就是說,隻要你有錢,就可以做官,錢多做大官,錢少做小官。

魯南海曲縣劉家莊的劉元到是個不大不小的地主,劉元到有一個獨生子,名叫劉銀,劉元到不識字,做夢都想著家裏能出一個讀書人,能做個一官半職來光宗耀祖,可是這劉銀看見書本都犯困,上了幾年私塾,私塾先生換了好幾位,他的字也認識不了一鬥,劉元到見兒子資質太差,隻好將這心思放下了。

眼下,這大元朝亡了,大明朝建起來了,推出了捐官製度,劉元到很是高興,就趕緊到衙門去打聽,上麵說十萬兩可以捐個知府,一萬兩可以捐個知縣,十萬劉元到拿不出來,於是就東拚西湊拿出一萬兩銀子,給兒子劉銀捐了一個知縣。

因為上麵無人,劉銀被分配到了明道縣,這明道縣在魯西北,境內多山少地,縣裏多數民眾還生活在溫飽線之下,根本沒油水可撈,別人都說劉元到的銀子算是扔進水裏了,劉元到也連連搖頭,說命不好,劉銀就勸爹:“您放心,就是老糠我也會榨出三兩油來!”

劉銀上任後,果如他所說,能貪就貪,能撈就撈。以前,明道縣鄉下的百姓們農閑季節都會上山挖一些藥材,或者砍一些柴,賣到城裏去,貼補家用,也沒有人管過。劉銀看到這是一個攬財的好門路,就下了命令,明道縣的大山也是官家的,上山采藥砍柴,就必須交稅,否則就要坐牢;以前,百姓們自己在魚塘養魚,隻是在賣魚時上交交易稅,劉銀卻規定百姓放魚苗、捕魚、賣魚都要納稅……劉銀還貼出告示,縣裏的主薄、衙役、各村保甲……等大小官吏都可以用錢來買,價高者得,一時間,前去買官的人差點擠破了縣衙大門。就這樣一年下來,劉銀竟然在貧困的明道縣搜刮了兩萬兩紋銀。

最近,劉銀接到上麵通知,當今皇上朱元璋即將去泰山封禪,途中必經明道縣,讓他做好準備。劉銀一聽又是高興又是擔心,高興的是能有機會見到當今皇上,隻要自己好好招待皇上,說不定他龍顏大悅,會把自己連升三級;擔心的是,萬一那幫刁民將自己的所作所為抖落出來,自己的腦袋難保。

怎麼才能封住明道縣老百姓的嘴呢,劉銀著實費了一番腦筋。最後他終於有了主意,下了一道命令:明道縣各村保甲一定要保證所轄村子老百姓不要亂說,否則就要撤職。為了保險起見,明道縣每家每戶都要抽出一名成員,集中看押在一處,誰要是敢對皇上說自己不好,就將全體看押人員殺死,這叫連坐。

劉銀做了周密的安排後,就放心地靜候朱元璋的到來了。

五月中旬,朱元璋的封禪隊伍來到了明道縣,劉銀忙帶著大小官員前去迎接,一見到皇帝儀仗,劉銀一行就趕緊跪下,山呼萬歲。朱元璋走出儀仗,一臉陰沉地說:“朕從你們明道縣一路走來,發現你們明道縣百姓饑寒交迫,衣不遮體,你這個一縣之長是怎麼幹的?”劉銀忙說:“萬歲,我們明道縣山多地少,自古就是貧瘠之地,微臣來到這明道縣之前,這明道縣百姓連野菜都吃不飽,微臣來了之後,鼓勵百姓們在耕作之餘,去山上采藥材、砍柴,在池塘養魚,百姓們的生活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還請萬歲明察!”

聽完劉銀的話,朱元璋的臉色好看了很多,就讓明道縣一幹官吏抬起頭來,劉銀擦了一把冷汗,帥手下高呼一聲:謝萬歲,接著就一齊抬起頭來。朱元璋看了一眼他們,就忽然大怒,指著劉銀等人大罵:“你們這些家夥全是貪官汙吏!”接著就命人將明道縣的一幹官員全部抓起來。

劉銀等人被押進大牢,朱元璋又命人到明道縣到處查訪,這劉銀為官咋樣,剛開始百姓們因為有親人在劉銀手中,都不敢說,後來聽說劉銀被抓了,他們就開始控訴劉銀的為官不正,貪汙受賄,搜刮民財,欺壓民眾……樁樁件件,全是血,全是淚。

朱元璋一聽,勃然大怒,就將劉銀等人判了死罪,立即問斬,另派官員前來明道縣。

處理完明道縣的事,朱元璋一行人繼續向泰山行進。路上,陪同朱元璋的馬娘娘問朱元璋:“皇上是怎麼知道這明道縣的一幹官員都是貪官汙吏的?”朱元璋笑笑說:“我們在明道縣,一路上百姓都滿臉菜色,麵黃肌瘦,好像來一陣風就要刮倒似的,而這些官員們卻個個肥頭大耳,油光滿麵,這就不由得人生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