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佗的錦囊51(1 / 2)

藥師嫲嫲愛呂劇

民國年間,日照縣高興鄉小屯村有一個叫左君程的茶葉商人,經常往來於日照和南京、蘇州之間做茶葉生意。

這一年,已經到了年底,左君程因為有幾筆賬沒有要清,還滯留在南京城沒有回家。左君程沒有吃喝嫖賭的惡習,唯一的愛好就是聽戲,尤其是山東本土的呂劇。臘月初八這天,他聽說南京城榮安街梨園春露天大戲院來了山東兗州府有名的呂劇戲班子——趙家班,這心裏就歡喜的跟三伏天喝了冰水一般,特地早早買票進了場。

很快,戲就開鑼了,第一場戲是呂劇著名橋段《王小趕腳》,那些呂劇藝人們以紮實的唱功,嫻熟的演技贏得台下陣陣喝彩,還沒等琴聲落定,左君程就情不自禁的起身鼓起掌來,邊鼓掌邊操著濃重的日照話不斷地誇獎:“唱得忒好了,唱得忒好了!”

一場戲演罷,要曲終人散了,左君程戀戀不舍地往外走。這時,有位唱戲的小生走到他的麵前,朝他作個揖,說:“剛才聽得先生的叫好聲,口音很像是魯南一帶的,不知我猜的可對?”左君程點了點頭,說自己是日照人,小生一聽很高興,就自我介紹說:“我叫趙青川,先生如若近期回日照,可否幫我送一封信給故人?”左君程答應了,就問那信送往何處,趙青川說:“日照城外二十裏有一個九泉山,山上有一個山洞,名為吾洞府,先生送到哪裏即可!”左君程一聽瞪大了眼睛。

左君程的家小屯村離九泉山隻有幾裏路,他小時候常去那裏玩耍,自然知道九泉山吾洞府的大名。要講起吾洞府的來曆,還要從三國時期的神醫華佗講起。

三國時期,群雄割據,烽煙四起,戰爭連年不斷,人民痛苦不堪。各種疫病流行,真可謂處處有白骨,時時聞哭聲。

神醫華佗具有十分高尚的醫德,他一生不求名利,不慕官祿,辛勤為百姓治病。足跡遍及江蘇、山東、安徽、河南等地,救死扶傷,深得人民的尊重和愛戴。

當時,魏國國君曹操患有頭疼病,每次發作,頭痛欲裂,痛苦不堪,請了許多名醫都沒治好。聽說華佗醫術高明,便命人召他前來許昌治病,華佗以針刺法很快治好了曹操的頭疼。曹操怕以後舊病複發,強留華佗做他的私人侍醫。華佗不從,被曹操殺害。曹操還派人追殺華佗的夫人和女兒。

為逃避曹操的追殺,華佗的獨生女兒華君朝著日出的方向直奔東走,來到離日照縣城西三十裏的九泉山。隻見這裏樹木蔥蘢,鳥語花香,泉水叮咚,被這裏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了,便住了下來,按照華佗的藥方,采集藥材,調製中藥,免費為附近百姓治病,並且藥到病除,挽救了許多患病群眾的生命。天上的神仙被華君的作為所感動,就封她做了九泉山的山神,並在山上給她修建了廟宇,這就是吾洞府,附近的村民就把華君尊稱為藥師嫲嫲。當地人患有蹊蹺疾病時,還經常到五洞府山上祈求藥師嫲嫲賜藥治病,而且十分靈驗,每年都香火不斷。

現在趙青川要左君程帶信去吾洞府,左君程自然有些奇怪,看到他的表情,趙青川就講了事情的來曆。

原來,就在這一年的秋天,高興鄉大地主費長河過六十大壽,因為他特別喜歡聽呂劇,聽說兗州府的趙家班最有名,就派人去兗州,高價請來趙家班為其唱戲。趙家班去了,一唱就是五天,這一來轟動了整個高興鄉,十裏八鄉的百姓一有時間就去費家的露天大戲台看戲。

這天晚上,趙青川唱完戲,正在床上休息,忽然來了一個奴婢打扮的女子,她先朝趙青川施了一禮,說:“先生,我們家小姐很喜歡您的戲,想請您到我們府上一敘!”趙青川太累了,不想去,可是不知怎麼的,他的腳卻不聽他的,不由自主的跟著那女子就走了。

兩個人到了一個高大的府邸前,女子先讓趙青川在門前等一下,她進去通稟。不一會,一個貌美如花的青年女子迎了出來,說:“貴客臨門,有失遠迎,還望見諒!”

青年女子將趙青川請到客廳,讓座看茶之後,青年女子就自我介紹起來,這時,趙青川才知道女子姓華,很喜歡呂劇,聽了趙青川的戲,喜歡的不得了,就請他上門一敘了。

華小姐談起她對呂劇的看法,興致來了,她還唱了幾段,唱得有板有眼,趙青川連聲叫好,弄得華小姐臉色緋紅。

趙青川見他鄉遇到了知音,很是興奮,兩個人暢談了很久,眼見著天已經拂曉,華小姐就說:我不在留你了,有緣我們再見吧,趙青川有些戀戀不舍,就說:“我們戲班子明天就要走了,到時候我創作出新戲,一定托人捎給你要你先看,可是我還不知道你家地址呢!”華小姐就找來紙筆,寫了一個地址,遞給趙青川,說:“你就讓人給捎到這個地址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