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佗的錦囊54(1 / 1)

皮日休吟詩露蹤跡

皮日休,字襲美,一字逸少,生於公元834至839年間,卒於公元902年以後。晚唐文學家、散文家,與陸龜蒙齊名,世稱"皮陸"。

皮日休憂國憂民,對唐朝末年的官場腐敗深惡痛絕,這從他的一些詩歌中就能讀出來。黃巢起義之後,一路打到了蘇杭一帶,所到之處,勢如破竹。到了蘇州後,黃巢傾慕皮日休的大名,就上門邀請皮日休為自己服務,皮日休聽說黃巢雖是草莽,但是卻禮賢下士,所過州縣,秋毫無犯,在窮苦百姓中極有威望,他們都尊稱黃巢為“衝天大將軍”,於是就欣然接受了黃巢的邀請,做了隨軍軍師,為黃巢出了不少計謀。後來黃巢攻破了長安城,並在含元殿稱帝,國號大齊,就請皮日休出任翰林學士,

後來,唐朝軍隊對起義軍發動了瘋狂地反攻,黃巢抵擋不住,大敗,黃巢分封的文官們也紛紛逃匿,皮日休也與黃巢大軍走散,他知道留在京城隻有死路一條,就往南方而去。

皮日休一口氣逃到了故鄉湖北,自然,他不敢回老家天門居住,就去了襄陽,找了一個地方隱居起來,他開墾了幾畝荒地,以種地種菜為生,耕種之餘,便吟幾句詩,寫幾行字,每天都過著這種閑雲野鶴的村居生活,日子過得倒也優哉遊哉。

這天,皮日休早早醒來,感覺憋悶,於是天剛蒙蒙亮他就離開自己的住所,去附近散步。離皮日休的住所不遠有一處名叫習家池的地方,皮日休早就聽說過那裏的景色十分優美,卻一直沒有去遊玩過,於是他不知不覺就往習家池的方向走去。

這習家池乃東漢初年襄陽侯習鬱所建,他在宅前築堤修池,引入白馬泉的水,池中壘起釣魚台,列植鬆竹。池邊有鳳泉館、芙蓉台……群山環抱,蒼鬆古柏,一水涓涓,亭台掩映,花香鳥語,風景清幽,景色十分優美,自建起之後就常有騷人墨客來此詠詩作賦。

皮日休叩響了習家池的大門,裏邊走出一個老仆,問皮日休的來意,皮日休隻說自己傾慕習家池大名,今日是來遊覽一下的,老仆說:“我家主人飽讀詩書,最喜與文人雅客交往。他昨日出遠門訪客去了,臨行前囑咐我說,凡來我們習家池遊覽者,必是文人雅客,否則一律不得入內!”皮日休就說自己也讀過幾年書,也喜歡吟詩作對。老仆就讓皮日休作詩一首,作為進入習家池的條件,皮日休說:“詩乃有感而發,待我入到園中,看著習家池果如坊間傳說,再寫不遲!”老仆一聽也有道理,就請皮日休進到習家池園內,自己跟在他的後麵給他介紹園內建築。

皮日休看習家池,但見它背倚白馬山,三麵環抱。南望漢水,風帆隱現。遠眺鹿門,山色蒼然。園內樓館台榭,參差櫛比。綠枝佛岸,粉荷映水,自是天然佳境……皮日休頓時被習家池優美的景色所傾倒,他詩興大發,向一邊的老仆要過筆墨,就在一座題詩壁上寫下了那首著名的《習池晨起》:清曙蕭森載酒來,涼風相引繞亭台。數聲翡翠背人去,一番芙蓉含日開。茭葉深深埋釣艇,魚兒漾漾逐流懷。竹屏風下登山屐,十宿高陽忘卻回。

皮日休寫完此詩,這才戀戀不舍地離開了習家池回到家中。過了幾天,他家的柴門忽然被撞開了,一隊衙役闖進了他的家,其中一個帶頭的拿出一張畫像比照著皮日休看了看,就喝道:“此人就是反賊皮日休,給我拿下!”一群人不由皮日休分說,就將他綁了起來。

原來,皮日休遊覽完習家池回家後第二天,襄陽新上任的縣官也來習家池遊玩。那縣官遊覽到題詩壁時,就在那裏欣賞文人雅客留下的墨寶,當看到皮日休的《習池晨起》時,他心內狂喜。

朝廷對黃巢起義軍深惡痛絕,所以把起義軍趕出長安時,就在全國張貼告示,通緝黃巢等起義軍將領,其中就有皮日休,言稱隻要抓住他們者,就會升官發財。皮日休當日題詩時,因為忘乎所以,竟然將自己的大名留在了後麵,這縣官一見,自然高興了,他回到縣衙後,馬上就派人四處打探皮日休的下落。

縣官將皮日休抓住後,關進大牢,接著就發八百裏加急,向朝廷邀功請賞。唐僖宗李儇接到密報後大喜,原想著將皮日休押解長安受審,後來又因襄陽離長安遠隔千裏,為了防止路上出差錯,就命襄陽縣令將皮日休立即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