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約翰遜藥品公司——危機與商機同在(2 / 2)

記者招待會之後,公司通過報紙分發了大約800萬張麵值2.5美元的泰利諾藥品折扣優惠券,有43萬客戶打電話索取折扣優惠券。雖然泰利諾事件的陰影還沒有完全消除,但由於公司采取了以上有力的措施,其新式包裝的泰利諾藥品的市場占有率很快回升到18%,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密碼透析

泰利諾事件發生後,約翰遜公司立即追回所有泰利諾膠囊並銷毀,這的確是明智之舉。它避免了有更多的人因藥物中毒而身亡的可怕結局,給公眾留下了“約翰遜公司對公眾生命安全高度負責”的良好印象。而公司為維護公眾的利益而寧願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則贏得了公眾的讚譽與同情。

在危機處理過程中,公司充分發揮了新聞傳媒的作用。公司設立了專用電話線,並通知了新聞單位;在新聞機構的詢問之中,堅持對有關新聞報道進行記錄;邀請各有關方麵出席電視新聞會議。這些都大大提高了危機處理的透明度,使公眾得以了解事件的真相和公司處理事件所采取的措施。通過新聞媒介的宣傳,公眾消除了對藥品的恐懼,輿論對公司的評價也比較公正。

事件發生後約翰遜公司挽救影響最成功的措施之一是召開記者招待會。在記者招待會上,公司負責人解釋了悲劇起因,對新聞媒介表示了謝意,還向公眾介紹了有抗汙染包裝的泰利諾新藥,可謂“一石三鳥”。

哈佛大學商學院的市場學教授S。格瑟對這次事件的成功處理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說:“這是在市場學裏見到的最成功的危機公關處理案例。”

在法國,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法國有一家礦泉水企業,其產品素有“礦泉水之王”的美譽,暢銷美、歐、日等國家。但在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宣布該企業礦泉水含有超過標準2~3倍的苯,人們長期飲用可能致癌。這個消息給企業以沉重打擊,消息宣布的當天,該企業股票價格就大幅度下跌。企業總裁立即召開記者招待會,宣布將該企業在1990年以後生產並經銷於各地的礦泉水就地銷毀。結果,各地新聞界對此評價很高。這一舉措,提高了該企業的知名度,也維護了其形象與地位。

危機可以是惡魔,也可以是天使,就要看你怎麼對待。著名專家奧古斯丁先生的一句話:“每一次危機的本身既包含導致失敗的根源,也孕育著成功的種子。發現、培育以便收獲這個潛在的成功機會就是危機的精髓。”約翰遜公司和法國那家礦泉水企業的領導人,就是善於發現、培育危機中潛在的成功機會的人,很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