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節 一頭克隆牛對K縣的貢獻(1 / 1)

K縣一頭克隆牛歡歡病重,科研所研究人員認為它的作用已經完成,為了減少這隻牛的痛苦,應該對其實施安樂死。研究所的王所長起草了一份報告,詳盡的記述這頭克隆牛對人類生存的貢獻以及它目前的狀況和研究所要采取的措施。報告打好以後,王所長犯難了,他不知道這份報告應該報給那個部門。

王所長先到了財政局,因為研究所的科研經費就是財政局撥的,這頭克隆牛就是用這筆款子研究成功的。現在牛要死去,也就意味著一部分科研經費的損失啊。財政局的領導聽了王所長的情況後說,報告我們可以留一份。但是如何處理這頭牛我們管不了,我們撥經費是要你們研究克隆牛的成功,不是研究克隆牛應該怎樣死的。再說這歡歡是我縣研究成功的第一頭克隆牛,雖然現在全縣已經有幾百頭克隆牛了,可這是首例啊。如果市民知道是我們批準對它執行了死刑,怪罪下來我們可擔當不起。王所長問,那我該找哪個部門。財政局的領導說,我們也不清楚。不過當初新聞部門對克隆牛的成功很關切,你可以到報社聯係聯係看。

王所長找到報社,報社總編詳細地詢問了牛的情況,說這是很有價值的新聞。立即派去兩名資深記者,要寫出有分量有轟動效應的稿子來。並叫來廣告部的人,立即對第一頭克隆牛即將死去的連續報道找讚助單位,解決報紙廣告吃不飽的頭疼事。又召來發行部的經理,要用這次契機擴大報紙的發行。全社的人無論男女老少,每人500份征訂任務,完不成征訂任務的,差額部分從下月工資中扣除。報社派去的記者到研究所給半死不活的病牛拍了照,當天就寫出了“我市第一頭克隆牛歡歡欲求安樂死”的長篇報道。報道在頭版刊出後立即產生了影響,市民紛紛投書報社發表自己的意見。成批的市民湧到研究所看望病牛歡歡,送吃送喝捐款捐物。研究所一時車水馬龍,不得不對前來看望的市民采取抽號的方法解決擁擠問題。王所長又找到報社問下一步怎麼辦,報社總編笑著告訴王所長,我們把情況告訴大家,任務就完成了。至於那頭牛該怎麼辦,我們也管不了。不過,你可以到衛生防疫部門問問看。

王所長拿著報告到了防疫部門。防疫部門的人員很重視,派人趕到研究所采集了表本,經過檢疫,此頭克隆牛歡歡沒有染上“瘋牛病”。防疫人員向研究所收取了一筆化驗費用就溜之大吉。不過臨走前還是對王所長提了個建議,應該到屠宰廠谘詢一下。牲畜統一屠宰,統一收屠宰稅,歡歡安樂死該不該交呢。屠宰廠建議王所長到醫院問問,因為這頭克隆牛曾經為人類克隆過器官。醫院又建議王所長找找移植了克隆器官的病人,因為它為病人移植了器官,它就與接受器官的病人有了密不可分的關係。王所長費盡周折找到接受了腎髒移植的病人,病人一聽就昏過去了,醒來就嚎啕大哭,說這頭牛歡歡就是自己的再生父母,你們能給自己的父母安樂死嗎?有人建議找動物保護協會,他們對動物的死總不會漠不關心。誰知動物保護協會的人一聽就火了,我們是保護動物的,不是殘害動物的,如果你們對歡歡實施安樂死我們就組織協會的人到研究所抗議。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有向朋友下毒手的嗎!王所長一臉無奈一籌莫展。

眼見著歡歡一天比一天的痛苦狀,王所長心急如焚。他徑自找到了主管副縣長反映情況,縣長非常高興。他拍拍王所長的肩膀,老王啊,謝謝你給我帶來的好消息。這事沒有具體部門管,我們完全可以再成立個部門來管管這事嘛。副縣長正為因機構精簡,退下來的人有意見,人事安排有些也拉不開情麵作難呢。在副縣長的親自督促下,很快就成立了“克隆類混合管理辦公室”簡稱“混辦”。“混辦”設主任一名、正科級副主任一名、副主任兩名。“混辦”下設資料股、調查股、審驗股、核批股、稽查股。每股各設正副股長一名、辦事員五名。經費除財政撥付部分外,主要靠收費自行解決。選了個吉日,“混辦”掛牌開張。克隆牛歡歡在“混辦”慶賀的觥籌交錯中痛苦地死去。為了紀念這頭克隆牛,“混辦”提議市民捐款修建了歡歡紀念碑。以後,每位新上任的“混辦”主任,第一件事就是帶領全體“混辦”人員到紀念碑前吊唁,感謝歡歡給大家帶來的上崗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