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鳴般的掌聲響起,人們如潮水般湧過來,懷著激動的心情將玄奘托起,大聲重複著玄奘的話語,紛紛拜倒在法師麵前。整個高昌國沸騰了,整個大沙漠沸騰了!西域的蒼鷹發出長長嘯聲,南北大雪山回蕩著磅礴的聲音。那是玄奘的力量,是一位行者堅強跳動的脈搏!來吧!西域的百姓們,高昌國的信徒們,請昂起你們智慧的頭顱,仰望那熾烈的太陽,它就是上天的佛光,它讓玄奘把佛祖的精神賜予你們!請接受這精神的洗禮吧,請沐浴這心靈的萌發吧!你們將沿著佛祖的光芒繼續前行,去普度終生,拯救迷失的心靈!

高昌國的子民都開始信奉佛教了,他們被玄奘的解說徹底感染。玄奘在高昌停留了三個月,每天他都充滿激情地向民眾講解佛法經文。這是一場精神的洗禮,也是玄奘在大徹大悟後的偉大貢獻。

大漠的流沙隨生命而動,玄奘又開始上路了。他執著地、義無反顧地前往天竺,他還有上萬裏的行程要走。許多高昌人都自發跟隨他前行,追隨他去求真經。

在後來的路途中,玄奘經阿耆尼國,渡阿姆河,登帕米爾高原,九死一生穿越大雪山,一次次活下來。他遇見劫匪,遭受嚴寒,隨行的高昌國同伴們或凍死,或逃離,最終依舊是他一人艱難跋涉,渡過燥熱的伊斯色克庫爾湖,又西行經赭時國,到達鐵門要塞。曆經數年時間,終於到達古印度,在那裏潛心學習十七年,開壇辯論,方才回到大唐。

他生命的意義,正體現在這條路上。很多年以後,當人們回憶起他的生平時,更多的關注不是他所取得的佛學成就,而是這條他曆經千辛萬苦走成的西天道路。

他是一個偉大的佛學家,更是一個偉大的旅行家。

或許,生命真正的意義並不在於結果,而在於過程吧。

玄奘的身影永遠在曆史的沙洲佇立,身後,是一個又一個厚重的腳印……

【史書記載】

《舊唐書》:僧玄奘,洛州偃師人。貞觀初,隨商人往遊西域,既辯博出群,所在必為講釋論難,蕃人遠近鹹尊伏之。在西域十七年,經百餘國,悉解其國之語。

《三藏法師傳》:上置玉門關路必由之,即西境之襟喉也,關外西北又有五烽候望者居之,各相去百裏,中無水草。法師既渡而喜。因解駕停憩。與胡人相去可五十餘步。各下褥而眠。少時胡人乃拔刀而起徐向法師。未到十步許又回。不知何意。疑有異心。即起誦經念觀音菩薩。胡人見已還臥遂眠。

《三藏法師傳》:莫賀延磧,長八百餘裏,古曰沙河,上無飛鳥,下無走獸,複無水草。

《續高僧傳卷四》:商客通傳與聞蕃域。高昌王曲文泰。特信佛經。複承奘告將遊西鄙。恒置郵馹境次相迎。

【玄奘的心靈】

玄奘法師,古往今來一座秉承信念的豐碑。他的行走,不僅塑造了自己,更塑造了一個民族的精魂。在這位執著的信仰者麵前,我們無需多說,隻需靜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