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第4回 寫回書指示門生 談往事憶及傑士(2 / 3)

閑言少敘,言歸正傳。再說褚一官奉了安公子差遣,給鄧九翁下書。他焉敢怠慢,忙收拾好行李,叫了一名馬夫,選擇兩匹快馬,登時起身。馬上加鞭,走了兩天半,已到鄧家莊。直入莊內,方才下馬,忙進內房,見丈人、妻子,取出安公子的書信,呈與老翁。老翁忙拆開細看,信內寫得明白淺顯,並無深奧文法。老翁看了,竟全然懂得,對一官道:"姑爺,你辛苦了!且去歇息歇息。這件事不是忙的,等個三天兩日,才續能夠打聽出個消息。你先別著急,先到屋子裏看看你孩子。渴了,你就喝茶,餓了,快叫他們給你弄吃的,別教肚子受委屈。聽見我這話了麼?"一官笑盈盈的答應道:"聽見了!你老人家不要操心。"果然回到臥房。

他妻子直個親自張羅起丈夫來了,叫人打水,催著他洗臉,吩咐廚房殺雞蒸饅頭,炒肉打酒,替丈夫接風洗塵。連那孩子,也牽衣不放,問短問長。所謂天性相關,不期然而然也。那其間,褚大娘子問道:"到底衙門內有些甚麼要緊事?如今是為了何事寫信給老爺子?你總該知道,你說給咱們聽聽。"褚一官道:"這話一時說不清,要從頭講起。是為山東如今盜風日盛,地方官不敢辦,姑息一日是一日。少大爺是要想大大的整頓一番,又因學台還要考試,怕顧不過來,所以商量要奏與萬歲爺知道,另放一個考試文章的學院,少大爺專做他的觀風整俗使的欽差。如果主子準了他的本章,那時他就到處放告,密察私訪,要除暴安良。但恐那強盜中有本事非常者,不得不先預防,所以寫信給老爺子,要請他老人家問問郝金剛、海馬周三那些人,可曉得如今山東那些響馬是誰最厲害,誰可以勸化。郝、周他們久在綠林,必有耳風。倘然碰見強人一定用武,我們四個也防著勝不了,請他們做做幫手。這些主意,卻是那顧師爺出的。真要弄到打戰調兵,止怕要謀個保舉,巴結個小小功名,也還有望。"褚大娘子聽丈夫說的這一番話,笑嘻嘻的答應道:"原來是這麼一件事。據我看起來,主子一定準的。八府巡按原是要像包老爺、施大人那麼烈烈轟轟的做一場,才顯得出是個忠臣;若光曉得收門生,要贄見,坐在大堂上威風凜凜,誰敢不遵,一旦碰見鬧出事來,或兵變頃刻,或盜發目前,早巳嚇得麵無人色,告病回鄉,不俟駕行矣。像這樣學院,我嚐聽人說叫做中看不中用。少大爺斷不如此。就是他的兩位續老人家可膽小,保不住要攔阻他整頓除盜的一團高興。"一官道:"二叔早有信來的了。信上說辦是正經,連他那老師也說出奏是應該的。你想大家意見相同,這一團高興是決不會掃的了。但不知那強盜共有多少,在何處嘯聚?他若肯聞風遠遁,那最好的了;否則改邪歸正,早早投誠,也有生路。若倚仗有些本領,竟敢抗拒,那種人就死不足惜。"他夫婦二人談了半天,然後去看望老翁。不多時天晚,吃過夜飯,大家歸寢。次日一早,鄧老翁起來梳洗畢。用過茶點,叫了褚一官一同出了莊門,往莊外去訪周、郝二人。相隔不過一裏半遠,翁婿二人信步偕行,不覺已到郝金剛門首。那郝武住房是茅屋十數間,小小一個院落,也栽些花草,種些修竹。那郝家親丁八口,自耕自織,倒也溫飽。那些朋友閑時也走來問問長短,談些家常。這一天,剛起來灑掃地皮,吃過了早飯,父子三人正在草堂靜坐。忽聽見叩門之聲,那郝應熊忙出外開門,一看原來是鄧家翁婿,忙讓他二人進內。郝武聽聲音,知是鄧翁,忙出來迎接,又招呼了褚一官,讓進草堂歸座。郝家二子忙去倒茶。這裏郝武先開口問道:"今天你老人家為何如此高興?一早就出來串門子來了?"鄧老翁道:"不是串門子,倒有正經話要尋你們諸位老弟兄商議商議,還要打聽些好朋友的出入去向。"郝金剛聽了這話,一時蒙住,發起愣來,問道:"九太爺,此話怎講?我倒不明白了。"鄧老翁道:"你聽我告訴你。如今山東放了來的這個學院,就是從前你們見過那位安老爺他的公子,是我的盟侄。他奉命來山東,不單是做學院,還帶上要觀風整俗,辦辦地方上正事。他衙門中請了個師爺姓顧,這個人甚麼都知道。他說山東現在曹、沂、兗三府山林中有許多綠林好漢,嘯聚在各處,地方官奈何他們不得,因此盜風日盛。他出了個主意,要那安公子到處訪察,大大的整頓一番。綠林續中如有人肯棄邪歸正,就勸他出來,將來保舉他,要是勸了不聽,甘心作賊,那就要用武去擒拿他們了。他又怕那些朋友不知道他的行為,所以寫信給我,叫我問問你們這幾位老弟兄,可知道這山林中的朋友,與他們相熟不相熟?若有相熟的,煩你們去勸化一番,離了那地方,省得將來玉石不分,跟著受累。還有那些人,倒底誰有本領?也要你們老弟兄打聽打聽,通個信息,好預先防備。這件事可真是為國為民,不是憑空生事。你們老弟兄諒來也肯替他想個主意,暗中幫幫忙。你瞧好不好?我一客不煩二主,就請你去把他們那幾位都約來,同他們商量商量,該怎樣辦法,大家斟酌議妥了,好回複他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