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將馬上回答說:“當然知道,他倆是很有義氣、能幹的人,不過現在,他們都在指望我放回趙王。”
那士卒聽了大笑,說:“將軍錯了,想當初,張耳、陳餘和武臣率軍進入趙地,沒費多大氣力,就拿下了幾十座城池。他倆難道不想稱王稱霸?隻是因為趙國新建,所以先立年紀大的武臣為王。現在趙國已經開始安定,他倆當然想把趙國分了,各自稱王。所以表麵上要你把武臣放回去,其實巴不得你們殺了他。現在一個趙國尚且瞧不起你們燕國,很容易吞並你們,何況將來還有兩個賢王幫襯來問你們殺害趙王之罪。到那時,燕國不是很容易被滅了嗎?”
燕將目瞪口呆,忖之有理,就把士卒的話傳給了燕王,燕王也覺得殺武臣弊多利少,這樣,那個士卒成功地救回了趙王。
市無二價
【釋義】做買賣沒有兩種價格。形容生意無欺詐行為。
【出處】漢·班固《漢書·王莽傳》。
在漢元帝時期,王莽利用手段,得到元帝信任被封“安漢侯”。他野心勃勃,且心狠手辣為了稱帝他毒死漢平帝,為掩人耳目,立2歲的劉嬰為太子,實行監國。又為登上寶座,派出八個風俗使了解民情,看看是不是利於他登基。
半年以後,風俗使回京複命說:“現在八方民風已經比前些年大大改善,社會秩序非常好,跟文景之治那時候差不多了。百姓們豐衣足食,看不到饑民餓殍。盜賊絕跡,真是道不拾遺,夜不閉戶。民風淳厚向善,幾乎沒有民事糾紛,所以官府也沒有案件要辦。市場上買賣公平,同一種商品沒有兩種價錢(市無二價),也沒有以次充好、擅自提價的欺詐現象……”
風俗使的話給王莽以極大的歡喜,這一切的一切意識著王莽的登基是順民心合民意的,不會引起社會動亂,民眾反抗的。
於是,他製造了一個天命的神話,假借一塊深井挖到的白石,上刻“安漢公為皇帝”六字宣示上天的旨意,終於“名正言順”地坐上了皇帝的寶座。
市道之交
【釋義】指人與人隻有利益的關係。比喻重利而忘義的交往。
【出處】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趙國名將廉頗因其戰功顯著被趙王封為上卿,在一次與秦在長平的交戰中,據守不出。秦國施用離間計,使趙國罷免了其大將軍的職位,而讓隻會紙上談兵的趙括領兵作戰,廉頗的同僚、朋友、親戚、部下因其不是大將軍而疏遠廉頗。
趙括不會打仗,僅40天就損失兵卒45萬,大敗而歸。
趙國雖然得到楚國、魏國的救援,一時得以解圍,但國力衰弱,很難對付強敵了。燕國又趁機來攻打趙國,趙王重新起用廉頗,命廉頗為大將軍抵抗燕兵。結果廉頗打勝,趙王封他為信平君,地位不在相國之下。
這樣,廉頗的地位又得到恢複,他的一些朋友同僚又上門拜訪,廉頗很不歡迎他們,質問他們以前落魄時怎麼都回避了?
客人不感到羞恥,反而笑嘻嘻地說:“老將軍呀,天下的人不都是以市道交往嗎(市道之交)?您有勢力我們就跟從您:您沒勢力我們就離去,這是常理嘛,您別怨恨我們啊!”
廉頗恍然大悟,才明白他們看中的隻是他的權勢與他們的自身利益,不是他本人,廉頗盛怒之下,拒絕了他們的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