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勵孩子一生的88個勵誌故事17(1 / 2)

把配角做絕

文/朱笑寒

1953年1月2日,他出生福建廈門一個普通的家庭裏。從小到大,他一直是個非常聰明的孩子。學習好,鋼琴好,繪畫好,籃球也棒,就連玩剪刀石頭布,也遠勝同齡孩子一籌。

“有些人,生來就是做主角的。”當有一天,從書上讀到這句話時,他激動了好半天:“這分明就是用來形容我的嗎?”

他更加發憤地努力著,很快就脫穎而出。那時,李小龍的電影風靡神州大地。做一名李小龍似的娛樂巨人是他的夢想。1971年,憑著過人的表演天賦,他如願以償進入了香港無線電視演員培訓班。在這個四十人的班級中,精英倍出,其中有一個同學叫周潤發,還有一個叫任達華,還有一個叫林嶺東,後來成為香港著名導演。盡管如此,他的成績仍然穩穩居於班級前三名。

從1971年末開始,陸續有劇組來班上招演員。可是,他幾次都與主角擦肩而過。一個導演真誠地對他說:“你的長相,太過老氣,又不帥,隻怕很難演主角。”他不信:我成績這麼好,怎麼就演不了主角呢?

就這樣,兩年過去了。他去了許許多多的劇組應聘,都沒能擔任主角,反倒是班裏那些成績一般的同學,演了許多主角,開始成名。他為了生計,也演了幾個配角,可是因為缺乏熱情而表現平平。

就在他情緒低迷,感覺走投無路的時候,他的老師找到了他:“香港每年拍攝多少部電影?”

“有一二百部吧。”

“每部戲裏都有男女主角,這樣算來,足有幾百名主角吧。可是這些人裏麵,成名的又有幾個呢?”老師又說,“若是演技平平,演了主角又能怎樣?若是真有功力,配角何嚐不能走出一條康莊大道。”

他聽了,大受啟發。從此他認認真真地演著每一個配角。每一個角色,他都仔細地看劇本,琢磨很久,有一次為了演好一個乞丐的眼神,他跑到天橋底下,混在一群乞丐裏呆了三天。就這樣,他先後與劉德華、梁朝偉、周潤發等多位大牌名星合作,倍受好評,尤其是與周星馳的合作,更是將他的演藝事業推向了巔峰。1990年,他獲得了台北金馬影展“最佳男配角”,從此成了華人娛樂界最具實力的演員之一。

他的名字叫吳孟達,在近四十年的學藝生涯中,他沒有一個是真正意義上的主角,全是配角。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億萬影迷心中那不可替代的地位。他的藝術成就不遜於任何一位主角。

在吳孟達的辦公桌上,貼著這樣一個座右銘:“做劇情的配角,做人生的主角。”

是啊,滾滾紅塵,芸芸眾生,能力高強之人何止千萬。哪能都做得了主角?配角,才是人生的常態啊!做主角固然風光,甘做配角又何嚐不是一種人生智慧。把配角做足做絕,又何嚐不是一種成功?

成功背後

文/朱國勇

四歲時,媽媽帶他去學鋼琴,老師彈了一曲,他聽了一遍就能複彈出來。老師譽之為天才。從四歲到九歲,他一直在學鋼琴,老師極嚴厲,他每彈錯一個音,“啪”的一聲,一棍子已打在他的手背上。五年裏,他的手背每天都是青的。回家後,還要練琴到深夜,母親手拿一根小棍子就站在他的身後。等到睡覺時,十個手指腫得老大,鑽心的痛,連掀被子這麼一個簡單的動作,都是要忍著巨大的疼痛才能完成。他的童年是在汗水與淚水中度過的,少了許多童趣。我真不敢想象,那麼小的一個孩子,是如何挺過來的。

十歲時,他開始學習大提琴。爸爸有了外遇,他被送到了奶奶家。那是一個寂寞的鄉村,除了清冷的晚風與空曠的原野,隻有如泣似訴的大提琴陪伴著他,他變得更加內向而憂鬱。

十四歲,父母離婚了。十六歲,由於家庭的變故,對音樂的過於投入,中考時總分才考了一百多分。麵對著母親的淚水,他也茫茫然地落淚。

他開始賣報,用大提琴招攬顧客。幾個月後,一個老師路過,驚詫於他琴技的精湛,介紹他進了一所高中的音樂班。十八歲,十九歲,兩次高考落榜。又由於長期彈琴,他得了僵直性脊椎炎,現代醫學無法根治,從此他常常因為疼痛而冷汗直流。

病痛緩解後,他在一家餐廳當了服務生,幾個月後,成了餐廳的鋼琴手。後來,在朋友們的鼓勵下,他報名參加了台北星光電視台《超猛新人王》大型選秀活動。他自己填詞,自己譜曲,創作了一首新歌《夢有翅膀》。比賽那天,他鋼琴伴奏,另一個年青人主唱,沒想到配合失敗,台下倒彩聲一片。他淚流滿麵,不肯下台,對別人而言,不過是一個遊戲的結束,但是對他而言卻是夢想的破滅。對於一個打工仔而言,這樣的機會,一生能有幾回。想到傷心處,他放聲大哭。主持人上來了,看看他的曲譜安慰他說,小夥子,曲子譜得不錯,很有潛力,明天來我的公司上班吧。這位主持人,就是台灣的頂級娛樂人―――吳宗憲,阿爾發音樂公司的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