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身於貧寒的農家,為了供她上學,父母節衣縮食。可是,自從到了一所重點高中,她心裏有說不出的失落。別的同學吃的穿的樣樣好,隻有她衣著陳舊,甚至為了省錢,每頓都買最便宜的菜。
同學們議論的時尚話題,她一句也插不上嘴,那些對她來說太遙遠。她成績平平,很少有人注意到她。她覺得像流落到一座孤島上,四周是漫無邊際的寂寞,漸漸消磨去她的信心。
到了高二這年,她以為日子仍會流水般靜靜淌過。有一天,新來的語文老師說,有位同學的作文,寫得實在是好。他大聲誦讀,沒想到是她的文章。第一次得到這樣的誇獎,她低著頭,笑意一點點漾開。
這以後,老師經常在課堂上讀她的作文。他還跟別的班的老師說,我們班有位女生文章寫得飄逸,有靈氣,能寫出那些詞句的學生,很不簡單呢。
老師不知道的是,每到周未,同學們都出去玩了,她獨自到校閱覽室看書。在孤單的日子裏,讀書,成了她唯一的快樂。她沉醉在自己的世界裏,蓮一般的心事,泅開在紙頁上。
不久,老師發現每到單元測驗,她的成績並不理想。她清瘦的臉龐,漫不經心的眼神,讓老師心裏五味雜陳,覺得應該跟她談一談。
她來到老師宿舍,神情拘謹,雙手緊張得不知該放哪裏好。老師笑吟吟地說,我炒了幾個菜,咱們一起吃頓飯。菜很快端上了桌,豉汁拌苦瓜、苦瓜炒雞蛋……
老師熱情地招呼她,吃菜吃菜。她伸出筷子,夾起菜,聞起來香香的,吃起來微苦。老師說你吃得慣嗎?她說,這在鄉下是家常菜,可清熱解暑呢。
老師意味深長地說,苦瓜雖苦,卻是一道好菜。生活原本也如此,要學會苦中作樂,以苦為樂,苦是人生的良藥。她怔住了,低頭思索著。老師接著說,你冰雪聰明,老師相信你會很出色……老師的話,句句敲在她心上,她的臉紅了。
從那以後,她把心思用到學習上,成績有了很大提高。那年高考,她順利地考上了一所外地的大學。跟隨通知書一起到的,還有一封信和彙款單。信是老師寫的,他說,祝賀你考上大學,並獲得了助學金。
她走進了大學的校門,書本如張著白帆的船,帶她遨遊知識的海洋。大學畢業後,在城裏找了份工作。她利用業餘時間寫作,成了小有名氣的作家,再後來她結婚成家,日子過得活色生香。
時隔20餘年,在一次同學會上,她又見到了老師,說出藏在心裏的話:謝謝老師對我的鼓勵,此外,我還要感謝母校,給我發放了助學金。
老師臉上浮起溫和的笑容,有同學忍不住說:哪有什麼助學金,老師把自己積攢的錢拿了出來,同學們知道後,也都或多或少的捐了些。
望著一張張親切的麵孔,她心裏溢滿了感動,朝著大家彎下了腰,深深地鞠了一躬。片刻後,周圍響起如雷的掌聲。
我們無法選擇出身,但絕不要因為貧窮,而甘於平庸,失去樂觀向上的心。當你把貧窮當做一種砥礪,它不再是心靈的包袱,將化做堅強的動力,引領你更好地追求尊嚴和幸福,擁有絢麗多彩的人生。
告訴自己:我行
文/長華
一個小男孩,從小就長相醜陋,臉上坑坑窪窪,並且聲音嘶啞,講話結結巴巴,反應也總是比別人慢上半拍。為此,他常常遭到小夥伴們的譏諷和嘲笑。
他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父親是個鞋匠,一日三餐,隻能勉強充饑。他九歲喪母,僅受過18個月的非正規教育。相對於同齡的小朋友,他很不幸。但幸運的是,繼母卻對他視如己出。有時,即使是一道簡單的驗算題,他也要做上半個小時;一件再容易不過的小事,總是被他搞得一團糟。繼母從沒有責備過他,相反,卻鼓勵他:任何時候,不要在乎別人怎麼看你,你隻要對自己說,我行。
長大後,為了謀生,他當過俄亥俄河上的擺渡工、種植園的工人、石匠、店員和木工,曾11次遭到雇主辭退。
1831年,他自己開始創業,但由於資金不足,無法運轉,公司僅僅慘淡經營了兩年,就宣告失敗。
1833年,他再次向朋友借錢經商,但不到年底就破產了。接下來,他花了整整十六年時間,才把欠下的債務還清。
1836年,他通過自身努力,成為了一名律師。在這期間,他更加深入了解到美國底層社會民主的悲慘生活,他意識到,要想拯救民眾於水深火熱中,必須通過政治手段來解決。從此,他決定涉足政界。在接下來近20年的時間,他曾屢次當選州議員、國會議員,但最終八次競選,八次落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