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輯 贏自己比贏別人重要 像蒼蠅那樣橫衝直撞
鄧為
曾經聽生物老師講過一個美國教授做的實驗:把幾隻蜜蜂放進一個平放的瓶子中,瓶底向著有光的一方,瓶口敞開。蜜蜂們都是向著有光亮處不斷飛動,卻又不斷撞在瓶壁上。最後,它們似乎都明白自己永遠也飛不出這個瓶子,誰也不再嚐試,個個奄奄一息落在瓶底。教授把這些蜜蜂倒出來,把瓶子按原樣放好,再放入幾隻蒼蠅。蒼蠅和蜜蜂不一樣,它們除了向有光亮處飛動外,還向其他方向飛行,或向上,或向下,或向逆光的地方,總之,它們不停地碰壁,但最終都飛出了狹小的瓶頸,它們用自己的不懈努力改變了像蜜蜂那樣的命運。
這是我們畢業那年老師在最後一節課上給我們講的故事。那時,大家正麵臨就業的壓力,每個人都人心惶惶,很多人對於自己的前途和命運更是一片迷茫。那天,老師講完這個故事後,認真地對我們說:“三十歲以前,不要指望做出什麼大成就。什麼事情都可以嚐試,橫衝直撞四處出擊總比保守悲觀坐以待斃要高明得多。”
轉眼數年已過,我有個同學做營銷,已經是大地區的代理了,要知道,當時他大學畢業去搞推銷家長還是竭力反對的;還有一個同學,多次求職未果後,竟然轉行去做自己喜歡的電腦,現在已經擁有幾個公司了。我還有個小學同學,因為工傷隻好賦閑在家,他竟然要去蒸饅頭賣,全家又是一片反對的浪潮,在農村誰家不會蒸個饅頭呢?但殘疾的他現在的饅頭生意已經做到了縣城周邊,成了遠近聞名的致富明星。
今天,我坐在電腦前突然又想起老師當年給我們講過的那個故事,可能我們永遠都不知道哪條路是通向成功的捷徑。其實,人總要有一段時間就像被關在瓶子裏的蜜蜂那樣茫然失措,要緊的並不是急於找到擺脫困境的突破口,橫衝直撞也許是最好的選擇。
其實,就是這樣,成功並沒有什麼秘訣,我們周圍的那些成功者,都是在橫衝直撞的嚐試中尋找到機會的。雖然經常被撞得頭破血流,失敗得更多,但都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方向和空間。
命運的補償
鄧為
初三那年,快畢業的時候,學校突然宣布要先進行模擬考試,為了保證升學率,學校會按照分數的高低安排學生的報考。當時,中專還是炙手可熱,尤其是師範類專業,前提當然是隻有應屆生可以報考。
父母很願意讓我報考縣城的師範,那意味著三年的學習結束後,我就馬上可以擁有一份在鎮上教學的工作,對於土裏刨食的農民來講,不僅是吃上商品糧的榮耀,更是擁有較為穩定收入的利益考量。上高中,花錢不說,更多的是對前景的遙不可知,要知道,鄉裏每年能考上大學的人實在是屈指可數。
我很認真地準備模擬考試,不過,事與願違,我的分數排在第25名,學校規定前二十名可以報考,我的心裏一涼,知道自己沒戲了。
好在過了一段時間,學校突然說,要增加五個名額。我還沒有高興半天,就得到消息說,考26名的同學取代了我,我找到學校理論,卻被告知,因為那個同學是班幹部,平常做的貢獻比較多,所以自然優先選擇他了。
若幹年後再次回憶,自然已經風淡雲輕了,但在當時,痛苦第一次無情地投射在年幼的心靈,老實巴交的父母自然也是無能為力。灰暗和沮喪的情緒充斥著內心,甚至將平時的刻苦和樂觀吞噬殆盡。
那年中考,我進了一所縣城的高中讀書,看著別人興高采烈地走進中專,想像著他們很快就可以畢業參加工作,心裏充滿了嫉妒和豔羨的況味。
那時候大學還沒有擴招,我就讀的那個文科班,據說上屆學生也隻考上了兩個本科。情況永遠是那麼不樂觀,而從往日同學的口中,我還能經常聽到在師範讀書的那些同學的快樂時光,比起高中的艱苦,那自然是不可相比,於是,我常常想,如若我能去考中專,三年以後,就有一份工作坐等著你,那該是多麼的愜意和快樂。這麼一想,心裏依然空空的滿是失落感。
還好高中的緊張生活很快就將這種不良情緒驅走了,隻剩下埋頭燈下的苦讀和泡在永無窮盡的題海裏的酸甜苦辣。“人生如一杯茶,不能苦一輩子,但總要苦一陣子。”我常常這樣安慰自己。
高三那年,我順利地考到了省城一所大學。雖然並不意味著可以像中專的同學那樣馬上擁有一份工作,但至少多年的負笈苦讀也算有所回報,接到通知書的那一刻,三年前曾經壓抑在心頭的陰霾也一掃而空。
今天,我坐在電腦前,敲下這段故事的時候,突然想起“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兩個典故,我於是明白,人生中的失意、挫折,甚至苛刻得近乎殘酷的命運,有時,也未必就是壞事。隻要你努力,命運永遠會在更高、更遠的地方給你以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