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不順心時,就應該調整自己的心態,看看自己是不是站錯了方向。當你看著太陽的時候,你不會看見陰影。向後看隻會使你喪失信心,向前看才會使你充滿自信。當前景不太光明的時候,試著向上看——那兒總是好的,你一定會獲得成功。
我們若是把目光隻放在眼前,那麼未來就難以掌握,我們若是想獲得長久的快樂,那麼就要忍受暫時的痛苦。大多數人在作決定時都隻考慮眼前而不考慮未來,結果沒得到快樂卻得到痛苦。事實上,人世間一切有意義的事若想成功,那就必須忍受一時的痛苦。你必須熬過眼前的恐怖和引誘,按照自己的價值觀或標準把目光放在未來。本來任何事都不會使我們痛苦,而真正使我們痛苦的是對於痛苦的恐怖。
哲學家蒙田說:“若結果是痛苦的話,我會竭力避開眼前的快樂;若結果是快樂的話,我會百般忍耐暫時的痛苦。”
人生要想永遠快樂,必須作一項重要的決定,就是善用人生所給你的一切。如果你確實明白自己努力的目標、如果你真願意奮力去做、如果你知道什麼方法有效、如果你能適時調整做法並好好運用上天給你的天賦,那麼人生就沒有任何做不到的事。本田宗一郎創辦本田汽車公司的事跡,證明了這一點。
1938年本田先生還是一名學生時,就變賣了所有家當,全心投入研究心目中所認為理想的汽車活塞環。他夜以繼日地工作,與油汙為伍。累了,倒頭就睡在工廠裏。他一心一意期望早日把產品製造出來,以賣給豐田汽車公司。為了繼續這項工作,他甚至變賣妻子的首飾。最後產品終於出來了,被送到豐田去,但是卻被認為品質不合格而打了回來。為了求取更多的知識,他重回學校苦修兩年。這期間,經常為了自己的設計而被老師或同學嘲笑,被認為不切實際。
他無視於這一切痛苦,仍然咬緊牙關朝目標前進,終於在兩年之後取得了豐田公司的購買合約,完成了他長久以來的心願。此後一切並不就一帆風順。他又碰上了新問題。當時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切物資吃緊,政府禁賣水泥給他建造工廠。他是否就此放手了呢?沒有。他是否怨天尤人了呢?他是否認為美夢破碎了呢?一點都沒有!相反的,他決定另謀它途,而和工作夥伴研究出新的水泥製造方法,建好了他們的工廠。戰爭期間,這座工廠遭到美國空軍兩次轟炸,毀掉了大部分的製造設備,本田先生是怎麼做的呢?他立即召聚了一些工人,去撿拾美軍飛機所丟棄的汽油桶,作為本田工廠製造用的材料。在此之後,他們又碰上了地震,整個工廠被夷平。這時,本田先生不得不把製造活塞環的技術賣給豐田公司。
本田先生實在是個了不起的人,他清楚地知道邁向成功該怎麼走,除了要有好的製造技術,還得對所做的事深具信心與毅力,不斷嚐試並多次調整方向,雖然目標還不見蹤影,但他始終不屈不撓。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遭逢嚴重的汽油短缺,本田先生根本無法開著車子出門買家裏所需的食物。在極度沮喪下,他不得不試著把馬達裝在腳踏車上。他知道如果成功,鄰居們一定會央求他給他們裝部摩托腳踏車。果然,他裝了一部又一部,直到手中的馬達都用光了。他想到,何不開一家工廠,專門生產所發明的摩托車?可惜的是他欠缺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