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山紅看著眼前這個男人,不禁有些癡呆。
蕭行看著眼前這個女子,說道:“你這樣看著我,你不好意思嗎?”
映山紅嫣然一笑,說道:“不,你比我更美,所以我想多看些,你知道嗎?”
蕭行搖了搖頭,說道:“我不太清楚,不過我知道你得快點帶我去那個洞府,我想早點屠龍。”
映山紅繼續說道:“其實不急這一下,你要屠龍必須明白一些事情,事情,明白嗎?”
蕭行問道:“那你說說看到底是什麼事情,我也想知道下。”
映山紅笑了笑:“是關於龍的傳說,與龍的孽障之氣。”
蕭行回答道:“龍的傳說我倒是聽過,這個龍的孽障之氣是怎麼回事?”
映山紅笑了笑,說道:“那就讓我從頭說起吧!”
蕭行點了點頭,說道:“好啊!”
映山紅開口說道:“據傳,古時候森林裏的動物很多,而且非常凶猛,常常成群結隊出來襲擊、吞食人類,致使人類無法安寧地生活。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他們隻好頻頻向天庭發出求救呼聲,祈求上天能懲治那些無比凶殘的動物。天帝同情凡人的疾苦,立即委派六郎神到凡間查看,了解實情。六郎神下到凡間目睹了動物撕咬凡人的場麵,感覺到問題的嚴重,如果不及時拿出拯救辦法,人類將無法生存。他重重地劃出一條界線,暫時把人與動物隔離開,再遍訪百姓,搜羅各方麵意見。大家一致認為必須盡快在動物之中立一個”王“,以它來管製那些為所欲為的動物。六郎神采納了大家的意見,苦思冥想得出了一個妙計:以九種動物組合成一種新動物,取名為”龍“。說辦就辦,他即刻就在洞壁上漫漫地畫了起來。先勾畫出蛇身,接著畫駝頭、鹿角、牛嘴、魚鱗、鳳尾、鷹爪,當畫完”獅須“的時候突然停了下來。他想這第九樣”虎眼“隻能先畫在一旁放著,等到九九八十一天,念個咒,再把兩隻”虎眼“安上去,以後這東西才會更聽話。快到八十天時候,有一個木匠帶著斧子、墨鬥到深山老林裏砍伐木頭,走入洞內歇息。偶然之中看見洞壁上畫著一個動物圖案,覺得這是一個很奇怪東西,左看右看,就是缺少兩隻眼睛。他隨手拿起墨筆,模仿六郎神畫的”虎眼“,添在龍頭上。這下壞了,洞壁上的龍張牙舞爪扭動起來,嘴裏噴著濃霧,龍體火光四射,一時狂風大作,洞內飛沙走石,龍像一道閃電似的飛了出去。木匠趴在地上,嚇得屁滾尿流。一聽說”王“龍出洞,那些凶猛的動物早已聞風喪膽,再也不敢出來食人,從此,人們有了安全保障,可以隨隨便便在山野勞作。但是,龍成了百獸之王後,日益狂妄,根本不聽六郎神的使喚,常常飛上天空興妖作怪,有時連續降雨不止,地上常鬧洪災,百姓叫苦連天。後來,搖身一變,還多出了一條龍。六郎神一怒之下,一條鎮在雲層裏,繼續看管動物;另一條則打入東海,令它不得隨意出入。百姓以為龍雖然出了一點小差錯,但畢竟功大於過,依然把它視為吉祥物,因此,逢年過節都要紮上一條龍,走村串戶遊耍一番,企盼來年風調雨順,太平安康,因此古人把龍看成神物、靈物,而且變化無常,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既能深入水底,亦能騰雲登天。關於龍的傳說,在中國古代經典著作中幾乎每一本書都有,而關於龍的傳說和神話亦不勝枚舉。八卦中整體用龍來說明的就是乾卦,除這之外,曆朝曆代都不斷有龍的傳說出現,上至黃帝的時代,便有黃帝乘龍升天、應龍助黃帝戰勝蚩尤的傳說;夏禹治水,傳說便有神龍以尾巴畫地成河道,疏導洪水;漢高祖劉邦,傳說便是其母夢見與赤龍交配而懷孕出生,並且傳說中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傳統,就是紀念義龍為解人間乾旱之苦,甚至不惜冒犯天條。傳說玉龍因不忍人民受乾旱之苦,義助人民降雨而被玉帝所囚,並立下規條,隻有金豆開花才會予以釋放。人民因感激玉龍義舉而齊集一起炒玉米,因樣子像金豆開花而令看管的太白金星看錯,並釋放了玉龍。而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傳統亦保留了下來。當然,傳說裏有義龍為善,便自然亦有惡龍為禍。作為道教傳統之一的龍王,亦開始出現反派的角色。其中亦不乏惡龍肆虐的事,就像黑龍佑天江,傳說以前便有白龍為禍,後來江邊的一個村中,有一家人臨產,並誕下了一黑龍。原來黑龍是來幫助除掉白龍的,村民依照其指示支持,最後白龍被除,人們為紀念黑龍而將江取名黑龍佑天江。九寨神溝有一臥龍湖,湖底有一奶黃色石梁,傳說是白龍的化身。九寨溝附近有兩條大河,一條叫黑水河,傳說以前住著一條大黑龍;一條白龍江,住著一條小白龍。傳說黑龍因妒忌九寨溝的風光而將那裏的水吸乾,小白龍知道後,便將白龍江的水噴灑到九寨溝,回複其美景。黑龍知道後便跟白龍展開惡鬥,黑龍在不敵時使計放毒,小白龍被逼逃到九寨溝其中一個湖泊中。黑龍為查白龍的下落而驚動了藏族的萬山之神,最後被山神所囚,不能再作惡。萬山之神為表彰白龍而給它一套金黃色的鎧甲,這就是臥龍湖的傳說由來。而龍乃是神物、靈物,而且變化無常,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既能深入水底,亦能騰雲登天,而從上也可知,龍既然是靈物,那它身上一定有靈氣,而什麼事物都有兩麵性,所以有靈氣就一定有孽障之氣,而以上兩條龍就是在死的時候留下了孽障之氣,而這種氣息就是凝聚在這山寨的後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