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段無非是請客送禮,首先請的是客房部的領班,他官雖小,但“縣官不如現管”,要是和他處僵了,以後自己的工作就難做了,而且轉正還要他的推薦,因此他是張君轉正路上一個關鍵人物。領班喜歡打羽毛球,因此張君星期天就主動約他出來打球,打完球後,他們去按摩,按摩完後去吃飯,當然全程是張君埋單,一天下來,他們的關係親近多了。就這樣張君隔三岔五的請領班出去玩一下,最後他們成了“哥們”。
第二個需要搞定的就是人力資源主管,她負責監督、檢查實習生,她給他們的工作打分,因此她的意見對張君能否成為正式員工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她是位三十五歲的老大姐,兒子正在上小學一年級,她每天都很忙,有時候需要加班,經常抽不出時間接孩子,而她的丈夫也在一家大公司做主管,每天更是忙的要命,因此張君就主動請纓,下班後擔當起接她兒子放學的重任,有時候還給她兒子買個小玩具,小家夥也很喜歡張君,總是在他媽媽麵前說張君的好。有了這一層關係,張君的轉正之路加了一層保險。
光搞好關係還不夠,還要做出業績,像張君這樣努力工作的人,酒店有很多,怎樣才能將自己凸顯出來呢?在一次打掃客房的時候,張君在洗手間發現了客人放在洗漱台上的戒指,是一個鑽戒。張君知道這個客人下午就要退房,如果將這個戒指藏起來的話,或許這位客人走時不會發現戒指丟失,然後再將戒指拿出,交給酒店,這不是自己的業績嗎?雖然自己很喜歡這個戒指,但是不能據為己有,因為酒店每個時段都是有專人負責的,一旦發生什麼事情,隻要一查時間表就可以查出誰是責任人。據為己有是偷竊,而自己將客人“丟失”的東西上繳,則是光榮,手段雖然有些不齒,但是為了自己在轉正之路上順順利利,隻能這麼做了,這位能住五星酒店的有錢人就當是為窮人做貢獻了。
事情如張君所預想的發展,客人在找回“丟失”的戒指後,說這是他的結婚戒指,對他意義重大,令張君驚喜的是還給了他一千元的小費,在酒店經理麵前將他大肆表揚,說這個酒店的服務員素質好,他下回還住這個酒店。當月酒店給了張君五百元的獎金,還將張君評為當月的“優秀員工”。至此張君的轉正大門徹底向他敞開。
實習結束後,張君順利的成為了酒店的正式員工,回顧在實習轉正的道路上所用的無恥手段,他常常陷入深深的自責和歉疚,但張君卻說:“在這個蠅營狗苟的社會就是這樣,就是要學會臉皮厚心黑,為了生活,為了生存,我必須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