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激流17(1 / 1)

勇敢的心

文/感 動

1968年夏季的一天,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一個八歲的男孩從街上狼狽地跑回家。他一邊跑,還一邊捂著額頭,因為他的額頭上頂著一個雞蛋大小的腫包。

這是個黑皮膚的孩子,四年前,他的黑人父親和白人母親離了婚,為生活所迫,母親不得不帶著他從夏威夷改嫁到雅加達。他沒有想到,在這個陌生學校的陌生同學眼中,黑皮膚的自己竟成了另類。無論做什麼,他都會受到不友好的排斥和打擊。他的書本經常會無緣無故地丟失;盡管母親每天都會把他的校服洗得雪白,但總有調皮的同學在他背上用彩筆塗得一塌糊塗。還有一些同學,從不叫他的名字,而叫他“黑鬼”。他想教訓那些不友好的家夥,但每次他都咬著牙忍了,因為他不想給母親和繼父添麻煩。

直到有一天,他終於和別人打了一架。當時,他正和一位要好的同學在操場上踢足球,這個足球是繼父買給他的生日禮物,也是他的最愛。沒想到,足球卻被一名身材高大的同學搶走了。那一刻,他終於忍無可忍,大聲喊道:“把球放下!”沒想到對方竟然裝作沒聽見。他發了瘋一般撲過去搶球,和那位同學扭打在一起。結果,他被對方用石頭砸中了頭。

他帶著恐懼、委屈跑回了家,在院子裏,他找到了繼父,並開始向他哭訴剛才的遭遇:“他搶了我的球,還打了我的額頭,這不公平,這不公平。”繼父

看著他,隻是輕輕撫了撫他的額頭,沒有說一句話就離開了。不一會兒,他看到繼父拿著兩副拳擊手套出現了,還把其中的一副遞給他。“現在我們來打拳擊,”繼父對他說,“你要記住的第一件事就是保護自己。你的手要一直抬高,身體要不斷移動,別讓自己成為靶子。”父子倆的比賽開始了,他按照繼父的指導,跳躍騰挪,學習揮拳。不過,一時的大意讓他忘記了防護,這個代價讓他印象深刻:自己的下巴上狠狠挨了一拳,倒在地上。繼父把他從地上拉起來,一臉嚴肅地對他說:“忘記保護自己,你就會被擊倒。”

半小時後,筋疲力盡的父子倆走到一個池塘旁,汲水解渴。而後,繼父開始和他交談。繼父告訴他,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都和拳擊的道理一樣,首先要有一顆勇敢的心,然後是學會保護自己不被打倒,要用信心和耐力支撐住自己,直到對手的氣勢衰竭,再出拳將他擊敗。繼父指著他頭上的腫包說:“這還隻是剛剛開始,你和那些欺侮你的同學,就如同比賽中的拳擊手,為什麼他們可以耀武揚威,而你總是挨打?人生如同一個充滿競爭的拳擊台,你每時每刻都會麵臨著博弈,麵對這些,你的內心是否有足夠勇敢、堅強?”他聽得入了神,卻沒有回答繼父的提問,而是在接下來的時光裏,用自己的行動為繼父的提問作答。

他回到美國生活後,和許多黑色皮膚的同胞一樣,遭受著綿綿不絕的傷害。他去百貨商場購物時,保安人員會密切留意和尾隨他;在餐廳門口,一些前來就餐的白人會把他當成黑人門童,把車鑰匙扔給他……這些遭遇如一個個堅硬的拳頭擊打著他,但是,他用勇氣和智慧回擊了這些打擊:1996年,他競選伊利諾伊州參議員席位並獲得了成功。

接下來,針對他的種族身份,各種爭議和批評此起彼伏。對此,他回應說:“我是個黑人,這毫無疑問,但是我的種族身份從來就不是我成其為我的關鍵。”他繼續證明著自己的能力,2004年7月,一直默默無聞的他在美國民主黨全國大會上做演講,這次演說被稱為“轉折點”,從此,他從無名小輩變成了政治明星。四個月後,他當選為國會參議員。他以成功回擊著一個個擊來的“拳頭”。麵對競爭對手的攻擊,他已足夠淡定從容了,因為他已經完全理解了“勇敢”的真正含義。

2008年11月5日,他用全世界的目光證實了自己。經過努力,他成功擊敗了競爭對手麥凱恩,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他的名字叫奧巴馬。

一句話的溫暖

我以為,你也和其他老師一樣,會把我痛罵一頓,然後勒令我寫檢查,把我姨媽找來,賠玻璃。但你沒有,你把我找去,先送我去醫務室包紮傷口,還問我疼不疼。後來,你找我談話,笑眯眯地看著我說,以後不要再打架了,你打了人,也會讓自己受傷的,對不對?那塊玻璃你也沒要我賠償,是你掏錢買了一塊換上的。他沉浸在回憶裏。

人也像這蛾子一樣,

壯觀美麗的不是一生,

隻是一生中的一個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