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必讀經典81(2 / 3)

《未來之路》這本書還有兩位合作者,他們是微軟公司首席技術官彼得?裏尼爾林和內森?邁哈沃德。

深度解讀

比爾?蓋茨1995年出版的《未來之路》是一本回顧信息技術發展史,並展望未來發展方向的書。在書中,蓋茨先生以他的觀察和體會,講述了整個電子計算機產業發展過程中的各個重大事件,並加以評述。從早期的大型機主導,到小型機的出現,到個人計算機的興起,到現在的互聯網時代,技術的創新使得新的應用層出不窮,一係列人們似乎很熟悉卻不了解的故事,展現了激動人心的信息產業發展過程。

在討論各種因素對技術發展的影響的同時,蓋茨先生也花很大篇幅討論了技術發展對我們整個社會的影響,包括對商業模式、生活方式、教育科研、醫療衛生、休閑娛樂、道德倫理等各個方麵的影響。

1993年美國宣布建立國家信息基礎設施NII後,全世界許多國家紛紛製定和建立本國的NII,從而極大地推動了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使計算機網絡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全球以美國為核心的高速計算機互聯網絡即Internet已經形成,Internet已經成為人類最重要的、最大的知識寶庫。

為充分利用Internet所帶來的新的商機,1996年,蓋茨對微軟進行了戰略調整,同時,他又全麵修訂了《未來之路》,在新版本中,他認為交互式網絡是人類通訊曆史上一個主要裏程碑。

在前言中,蓋茨寫到:“對於尚未開拓的領土,絕不可能有一幅可靠的地圖。但是,我們可以從價值1200億美元的個人計算機行業發生演變的過程中學習到許多重要的教訓。個人計算機——包括其所涉及的硬件、商業應用軟件、聯機係統、網絡連接、電子郵件、多媒體產品、寫作工具以及遊戲等——構成下一次革命的基礎。”這無疑是對信息技術革命的最佳預言與詮釋。《未來之路》試圖成為“一本態度嚴肅的書”,從當時技術發展的基礎上,對未來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做一個趨勢的判斷。

全書共有13章,可以分成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由“第一章 一場革命開始了”、“第二章 信息時代的開始”、“第三章 計算機行業的前車之鑒”組成。在這一部分,蓋茨從回顧自己的青少年時癡迷於計算機的經曆開始,到和保羅創立微軟公司,對計算機技術、網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做了生動的描述。“在全世界的範圍內,似乎有整整一代像我們這樣的人,伴隨著各自喜愛的計算機玩具步入了成年階段。我們的這種做法引起了一場革命,雖說基本上是靜悄悄地發生的——現在,計算機已占據了我們的辦公室和家庭。計算機的體積越來越小,功能卻越來越強,同時價格也戲劇性地降低。”“將這些計算機在全球範圍內連接起來,它們就將形成一個網絡,人們正在把這些網絡稱為‘信息高速公路’。”同時,蓋茨也對投資信息技術的公司提出了忠告,必須保持對技術發展趨勢的“洞察力”,否則就會像DEC、王安電腦等公司一樣失敗。在這一部分裏,蓋茨也提到了微軟的股票期權的重要性和取得的巨大成功及與IBM合作的過程。

第二部分由“第四章 應用程序和應用裝置”、“第五章 通往信息高速公路的途徑”、“第六章 內容革命”組成。電視、電影等信息將會數字化,可以對觀眾進行異步傳輸。而且,“招人喜愛的應用程序有助於使技術進步不僅僅成為一種奇珍異品,而是成為一種賺錢的必要手段”。基於通信和計算機的發展,信息高速公路也即將實現。同時與之相同的軟件和硬件也將獲得極大的發展空間和巨大的利潤。而真正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設將是一個艱巨的過程。“這不僅需要物理基礎設施,例如光纜、高速轉換開關和服務器,而且需要軟件平台的發展”。Internet正是通往信息高速公路的開端,而並不是信息高速公路本身。在信息傳播媒介發生巨大改變的同時,在其中進行傳遞的信息內容、形式也將發生巨大的變化,即“內容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