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在塵世間走得太久了,心靈無可避免地會沾染上塵埃,使原來潔淨的心靈受到汙染和蒙蔽。心理學家曾說過:“人是最會製造垃圾汙染自己的動物之一。”的確,清潔工每天早上都要清理人們製造的成堆的垃圾,這些有形的垃圾容易清理,而人們內心諸如煩惱、欲望、憂愁、痛苦等無形的垃圾卻不那麼容易清理。因為,這些真正的垃圾常被人們忽視,或者,出於種種的擔心與阻礙不願去掃。譬如,太忙、太累;或者擔心掃完之後,必須麵對一個未知的開始,而你又不確定哪些是你想要的。萬一現在丟掉的,將來想要時卻又撿不回來,怎麼辦?
的確,清掃心靈不像日常生活中掃地那樣簡單,它充滿著心靈的掙紮與奮鬥。不過,你可以告訴自己:每天掃一點兒,每一次的清掃並不表示這就是最後一次。而且,沒有人規定你一次必須掃完。但你至少要經常清掃,及時丟棄或掃掉拖累你心靈的東西。
每個人都有清掃心地的任務,對於這一點,古代的聖者先賢看得很清楚。聖者認為,“無欲之謂聖,寡欲之謂賢,多欲之謂凡,得欲之謂狂”。聖人之所以為聖人,就在於他心靈的純淨和一塵不染;凡人之所以是凡人,就在於他心中的雜念太多,而他自己還蒙昧不知。所以,聖人了悟生死,看透名利,繼而清除心中的雜質,讓自己純淨的心靈重新顯現。
我們都有清理打掃房間的體會吧,每當整理完自己最愛的書籍、資料、照片、唱片、影碟、畫冊、衣物後,你會發現:房間原來這麼大,這麼清亮明朗!自己的家更可愛了!
其實,心靈的房間也是如此,如果不把汙染心靈的廢物一塊一塊清除,勢必會造成心靈中垃圾成堆,而原來純淨無汙染的內心世界,亦將變成滿池汙水,讓你變得更貪婪、更腐朽、更不可救藥。
人的一生,就像一趟旅行,沿途有數不盡的坎坷泥濘,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如果我們的一顆心總是被灰暗的風塵所覆蓋,幹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機、喪失了鬥誌,我們的人生軌跡豈能美好?而如果我們能“時時勤拂拭”,勤於清掃自己的“心地”,勤於撣淨自己的靈魂,我們也一定會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
勤掃心地,勤於清除心中的垃圾,此乃“正心、誠意、修身”之徑。
愉快的心情從放鬆開始
擁有輕鬆愉快的心情,就是擁有了幸福。
所有的人都渴望能夠擁有一份好心情,但好心情不會像自然界四季的交替一樣自然到來。好心情也是創造的。要想有好心情,我們必須先學會放鬆,人一放鬆,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好心情就會不期而至。
勞倫斯住在加州的一個小鎮上,是一家商店的老板,他把自己如何獲得好心情的過程講了出來。
“我經常煩惱,沒有一天不生活在重壓之下。太太抱怨我,說我的臉每天都繃得緊緊的,像一麵沒有生氣的鼓;孩子更是說我像僵屍,上學前不願親吻我……但是有一天,當我又繃緊神經,心裏想著如何讓商店的生意好起來時,我在街道上看到一個景象,頓時我的煩惱煙消雲散,全身立即放鬆,心情豁然開朗起來。這件事雖然前後隻有10秒鍾左右,它卻使我學會了‘如何愉快生活’——比過去10年學的收獲都多。當我正走著,突然看到對麵有一個兩條腿俱殘的男人迎麵而來,他坐在裝有滑輪的小木台上,兩手握著小木棍抵住地麵前進。
“這一行為引起了我的興趣,當我仔細打量他時,他已穿過街道,為了走上人行道而將自己的身體抬高兩三厘米。在使木台呈斜麵的那一瞬間,我們四目相視了,他露出微笑,用愉快的語調對我招呼道:‘早安!今天天氣不錯吧!’
“這當兒,我才發覺自己是幸運的,我有兩隻腳,我能走路,我有什麼理由自怨自艾呢?一個雙足俱殘的人,都不會喪失快樂、開朗和信心,我是肢體健全的人,為何不能做到這樣呢?
“一想到這裏我的心情立即放鬆了下來。回到商店後,我以愉快的心情與每一位顧客打招呼;回到家裏,當太太看到我邊哼小曲邊把大衣掛在衣櫃裏時,她主動上前擁抱了我;哦,還有我的寶貝女兒珍妮,也給了我一個甜甜的吻。現在,我感覺到放鬆心情的好處了。”
當你煩惱的時候,不妨學會放鬆自己的心情,緊張的能量被放掉之後,身心才會得到完全的休憩。
心靈是自己做主的地方
心靈是一個特別的地方,也是一個可以自己做主的地方,它能把地獄變成天堂,把天堂變成地獄。隻要我們願意,任何時候我們都可以開心。隻要我們不願意,任何事情都不讓我們不開心。開不開心,僅在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