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學會舍得——有些風景我們必須錯過(4)(1 / 2)

背石頭上山

人的一生,有許多東西是需要不斷放棄的。在仕途中,放棄對權力的追逐,隨遇而安,得到的是寧靜與淡泊;在淘金的過程中,放棄對金錢無止境的掠奪,得到的是安心和快樂;在春風得意、身邊美女如雲時,放棄對美色的占有,得到的是家庭的溫馨和美滿。

有一個聰明的年輕人,想成為一名大學問家。可是,許多年過去了,他的學業沒有長進。他很苦惱,就去向一個大師求教。

大師說:“我們登山吧,到山頂你就知道該如何做了。”

那山上有許多晶瑩的小石頭,煞是迷人。每次見到他喜歡的石頭,大師就讓他裝進袋子裏背著,很快,他就吃不消了。“大師,再背,別說到山頂了,恐怕連動也不能動了。”他疑惑地望著大師。“是呀,那該怎麼辦呢?”大師微微一笑:“該放下了,不放下,背著石頭怎能登山呢?”

年輕人一愣,忽覺心中一亮,向大師道過謝走了。之後,他一心做學問,最終成了一名大學問家。其實,人要有所得必要有所失,隻有學會放棄,才有可能登上人生極致的高峰。

我們很多時候羨慕在天空中自由自在飛翔的鳥兒。人,其實也該像這鳥兒一樣,歡呼於枝頭,跳躍於林間,與清風嬉戲,與明月相伴,飲山泉,覓草蟲,無拘無束,無羈無絆。這,才是鳥兒應有的生活,才是人類應有的生活。

然而,這世上終還有一些鳥兒,因為忍受不了饑餓、幹渴、孤獨乃至於“愛情”的誘惑,從而成為籠中鳥,永永遠遠地失去了自由,成為人類的玩物。

與人類相比,鳥兒麵對的誘惑要簡單得多。而人類,卻要麵對來自紅塵之中的種種誘惑。於是,人們往往在這些誘惑中迷失了自己,從而跌入了欲望的深淵,把自己裝入了一個個打造精致的“功名利祿”的金絲籠裏。

這是鳥兒的悲哀,也是人類的悲哀。然而更為悲哀的是,鳥兒被囚禁於籠中,被人玩弄於股掌之上,仍歡呼雀躍,放聲高歌,甚至於呢喃學語,博人歡心;而人類置身於功名利祿的包圍中,仍自鳴得意,唯我獨尊。這應該說是一種更深層次的悲哀。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應謹記,你不可能什麼都得到,所以你應該學會放棄。生活有時會逼迫你,不得不交出權力,不得不放走機遇,甚至不得不拋下愛情。

珍藏,會使我們的寶庫越來越豐富。但是,珍藏過多,那些美麗的珍寶可能會成為我們前進的羈絆。心靈的負荷太重,人生就會是一種苦旅。放棄一些吧,把那些不太重要的東西拋掉,把曾經的憂傷和痛苦拋置腦後,我們的步履仍會輕盈,心情仍會輕揚。

關上過去的門

不為已經失去的而悲傷。

曾為英國首相的勞合·喬治有一個習慣——隨手關上身後的門。一天,有一個朋友來拜訪他,兩個人在院子裏一邊散步,一邊交談,他們每經過一扇門,喬治總是隨手把門關上。

朋友很是納悶,不解地問喬治:“有必要把這些門都關上嗎?”喬治微笑著回答:“哦,當然有這個必要。我這一生都在關我身後的門,這是必須做的事。當你關門時,也就是把過去的一切留在了後麵,不管是美好的成就,還是讓人懊惱的失誤,然後,你才可能重新開始。”

把過去的一切關在身後,也就是卸下身心上的包袱,放棄了已經到手的一切,這樣才會更好地重新開始新的生活,這個問題卻往往被我們所忽略。大多數人總是習慣於讓過去的事情,無論成功或喜悅,無論失敗或煩惱,擠占在腦海裏不忍拋棄,結果使身心負載過重,浪費了精力,影響了事業的發展。所以,你應該試著學會經常把身後的門關上,把過去的一切留在身後。

關上身後的門,並不是把你過去的經驗和教訓也關在身後,這些都是你人生的寶貴財富。你應把它們潛移默化地融入到你的血液裏,讓它變成一種本能,成為一種習慣,這樣更有利於你奔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