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熱愛事業的人 儉樸的生活使人感到充實
儉樸的生活方式,會使一個人內心感到充實。我們常說知足常樂,有恬淡修養的人,他在物質的需求上永遠會滿足;而物欲愈多,想要享受和占有的也越多,他的內心會感到越空虛。一個內心有空虛感的人,就是一個貧窮的人。所以富有或貧窮,並不是看他擁有多少財富,而在於是否有節儉的習慣。一個節儉的人,他是富有的;一個浪費的人,他永遠不富有,而且會慢慢走向貧窮,內心常有貧窮匱乏的感覺。
儉樸的人,生活單純,懂得集中心力,他們不奢侈浪費,深知無欲則剛的道理。儉樸使一個人能集合心力和財力,去創造更多有益於社會大眾的事業。無論是企業家或慈善家,他們都深諳此道。作為一個普通的人,儉樸更是知足喜樂之道。所以勤儉是我們中國人一向重視的生活智慧。
節儉是我們亟待恢複的生活智慧。我們用了數十年的時間,在田裏、在工廠、在海邊、在山中努力工作,造就了今天的經濟奇跡。過去的生活水準是低落的,現在提高了;過去的建設是簡陋的,現在不論在軟件、硬件都相當進步。
今天,在新的形勢下,我們應該讓自己更勤奮。不僅要努力勞動,更要在科技上去發揮;不僅要回到田裏去工作,而且要在多元化的社會中,在各自工作崗位上努力;不隻是像過去那樣,單打獨鬥的“打拚”,更要群策群力的合作;不隻是在科技硬件上建設,更要在軟件、文化上下工夫;我們不隻是尋回過去的樸實之風,更要有博雅的風氣。總之,不隻是要恢複節儉的習慣,更要賦予節儉新的價值觀念。
勤儉是一種人生哲學,也是一種智慧和能力。勤儉是由勤奮與儉樸二者組成,如何培養勤儉的智慧呢?
要培養單純的生活態度。一個人年紀越大,越會懂得單純的思想和言行,懂得用簡單的方法去處理複雜的事情,於是會顯得很自然、很開朗。“萬事都以單純為美德”,“天下所有的事情,都以簡易為最好的境界”。曆史上許多成功的人,都雍容肅穆,沉靜溫良,樸質無華,簡易單純。例如,思想的簡易單純,欲望的簡易單純,心性的簡易單純,理論的簡易單純,生活的簡易單純等等,這些都是成功的主要方麵。
要培養恬淡的心境。恬淡的反義詞就是貪婪。一個貪婪的人是好高騖遠的、物欲心重的。而恬淡的人,他的平常心中有一種自在感,肯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去工作,而不是每天在那裏挑剔。
守住一顆平常心,何其容易!
人生最大的苦惱,不在自己擁有的太少,而在自己向往的太多。向往本不是壞事,但向往的太多,而自己能力又不能達到,則會構成長久的失望與不滿。在對環境、對自己都長久感到失望與不滿的情形之下,就產生了自卑、疑懼和對環境的戒備及內心的緊張。
對那些太急於求利、或急於求功的人們來說,他們有必要學會一份“心靈上的舒展”。這種心靈上的舒展就是讓自己能把一切看淡些、輕鬆些,不要期望得太高,不要過分地求全。固然,在正常的情形之下,我們都應該要求自己上進,要求自己做事要成功,但是在這一切要求之上,還必須有另一種要求來使它平衡,這要求就是使自己“量力而行”、“輕鬆平淡”。一個人凡事能看光明麵,他不需要外在的肯定,就能自我成長,他不需很多物質的東西來滿足,就能活得自在。一個儉樸的人,他對物質。自然資源的消耗,將降到最低點,他從不向外索取什麼,並且還無私地奉獻,因此,他堪稱是一部最省油、性能最好的車子。
儉樸的人生,也是最有活力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