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轟炸機克林斯曼01(1 / 3)

第01章 第三毒源白三角

製毒、販毒和吸毒是當今世界最大的公害之一。毒品產地遍布全球:東有”金三角”、“金新月”,西有“白三角”和“黑三角”——“白三角”被稱為世界“第三毒源”.原因是擁有數不盡的古柯葉。古柯.上帝賜予印第安人的“聖草”.卻派生出“白色魔鬼”可卡因;同時.也成就了世界上最大的販毒集團——哥倫比亞“麥德林卡特爾”。近二十年的正義與邪惡之爭便由此上演。

製毒、販毒和吸毒是當今世界的一大公害。

當今之世,毒品產地可謂遍布全球。最負“盛名”的有東半球亞洲的“金三角”、“金新月”,在西半球則有南美洲的“白三角”和非洲的“黑三角”。

東半球以生產鴉片、海洛因為主,西半球則主要生產大麻。可卡因等。東、西雙方各具特色,各得其所——前者色深,主要供給黃種人中的“德君子”;後者色淡,供應的對象多為白種人。前者曆史悠久,源遠流長;後者出手不凡,大有後來居上之勢。

下麵且將東、西半球四大毒品產地,作一簡略介紹。

“金三角”地處東南亞緬甸、泰國、老撾三國邊境交界處。此地呈三角形,又由於盛產鴉片,財源滾滾,故由此而得名。

“金三角”占地近16萬平方公裏,緊鄰有名的湄公河。亞熱帶氣候,雨量充沛,四季如春,是一片山清水秀的好地方。然而,就在這綠色平緩的山穀中,都開滿了一望無邊的罌粟花。罌粟花姹紫嫣紅,千姿百態,在南日藍天下婀娜多姿。然而有誰知道,這美麗的罌粟花,竟是危害人類的毒品之——鴉片的原材料。

“金三角”每年生產的六七百噸鴉片煙和精製提純的海洛因,幾乎占世界毒品產量的70%。從此,這些美麗的罌粟便成了毒品之源,幾百年來,一直攪得整個世界不得安寧。

到1996年以後,盡管“金三角”最大的毒梟、“撣邦革命軍”司令坤沙已向緬甸政府和國際禁毒組織繳械投降,但“金三角”鴉片的年產量,仍然高達2500至3000噸。

“金三角”,依然是世界毒品最大的毒源之一。

“金新月”橫跨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伊朗,位於亞、歐、非三大洲的邊緣地帶。此地生產的鴉片和海洛因,僅次於“金三角”。據美國有關方麵估計,每年僅從阿富汗秘

密產地搜集起來的鴉片,就可提煉出60噸的海洛因。

1984年,在巴基斯坦,由於政府首腦齊亞哈克頒布了戒嚴令,采取鐵的手腕,才使當年的鴉片產量由1978年的800噸驟降至45噸。但是,到1985年以後,由於該政府實行

“文官政治”,禁毒措施鬆懈,結果僅1986年,鴉片產量又一下子飆升至145噸。在後來的日子裏,這種勢頭隻增不減,到1996年,巴基斯坦的鴉片產量已超過200噸,罌粟

種植麵積為1038公頃。

老撾的鴉片產品,原來並未列入美國禁毒總署的“預算”之中,但從1986年開始,老撾也不得不令世人刮目相看了,因為當年老撾的鴉片產量接近120噸。

於是,在“金新月”古老的伊斯蘭棧道上和茫茫的沙漠中,一隊隊販毒的駝隊便絡繹不絕。這些駝隊將鴉片和海洛因源源不斷地輸入歐亞大陸。

近年來,“金新月”的毒品走向幾乎是全方位出擊。這些毒品兵分三路:一是從南路經巴基斯坦、印度,流向日本、北美地區;二是從西路經伊朗等沿海國家和土耳其,

流向西歐地區;三是從北路經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等中亞國家,流向俄羅斯和東歐地區。

地處巴基斯坦與阿富汗邊界崇山峻嶺之中的棧道小鎮蘭迪?高圖,幾乎是“金新月”毒品流向世界的始發站。

從“金新月”出口輸入英國和西歐等地的海洛因,一度曾占領過90%左右的市場,因而,“金新月”便成了一輪名副其實的“新月”,正在冉冉上升。

更值得一提的是,“金新月”生產的海洛因,其純度幾乎都在80%以上,如此貨真價實的“名牌”,在世界毒品貿易競爭中,自然可以後來居上。

“金新月”,世界毒源的“新生代”。

“黑三角”是非洲新崛起的一個毒品基地,包括尼日利亞、加納、肯尼亞、蘇丹和南非等五國接壤的邊境地帶。它的“拳頭產品”是大麻。

在非洲,大麻是種植、販運和濫用的主要毒品。僅南非的大麻種植麵積,就超過了82萬公頃。

此外,非洲還是世界毒品販運活動的主要中轉站,摩洛哥則是從非洲將大麻運往歐洲毒品市場的主要集散地。無論是來自非洲“黑三角”的大麻,還是來自亞洲“金三角”、“金新月”的鴉片、海洛因等毒品,都是大批量地經過亞洲許多國家的海港、機場和公路而潮水般地運往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

當然,這其中還有來自南美洲“白三角”的可卡因。

南美洲五國(哥倫比亞、波利維亞、秘魯、墨西哥和牙買加)又有“第三毒源”之稱,它是繼亞洲“金三角”、“金新月”之後,新興的世界第三毒品基地。而其中又因

哥倫比亞、波利維亞和秘魯三國生產的可卡因幾乎壟斷了全美國的毒品市場,所以又有“白三角”之稱。

在“第三毒源”的“白三角”中,首屈一指的“龍頭老大”就是哥倫比亞。

哥倫比亞為什麼能獲此“殊榮”?

眾所周知的原因是,哥倫比亞一直保持著幾項“世界紀錄”而且經久不衰:

年產大麻7500至9000噸,無論是數量、質量,還是銷售和獲利,都居世界第一;

可卡因加工業在南美甚至在全球都名列前茅;

每年向世界各國販運的可卡因價值對億美元;

毒品在美國銷售最旺,每年湧入美國的大麻占全美大麻消費總量的59%以上,可卡因占其消費總量的75%;

目前,西方國家毒品黑市上15%至20%的大麻和可卡因來自哥倫比亞;

旅居美國的35萬哥倫比亞僑民中,約有10萬人直接或間接地從事販毒活動;

哥倫比亞2900萬國民中,約有60萬人經常吸毒,其比例之大使其他國家望塵莫及,在南美更是位居榜首……

除了上述的“世界紀錄”,使哥倫比亞理所當然地成為聞名於世的“毒品王國”之外,還有兩個更重要的原因,讓這個南美國家名揚四海——

第一,它擁有年產30萬噸的古柯葉——古柯葉是生產可卡因的主要原料;

第二,它擁有一個可以同國家正規軍抗衡的武裝販毒集團——“麥德林卡特爾”集團,並且有聞名世界的“頭號毒梟”巴勃羅?埃斯科瓦爾和以他為首的“五虎上將”。

這兩個原因的互相作用,從而使哥倫比亞當之無愧地成為“毒品王國”。由巴勃羅?埃斯科瓦爾把持的“麥德林卡特爾”販毒集團導演的一部曆時二十多年的罪惡史,由此演繹而成。

還是先說說古柯葉吧——

在當今有關的國際公約上,明令禁止的毒品有200餘種,其中除了妖饒美麗的罌粟花、罪惡的鴉片膏、危險的“夢神”馬菲斯、死亡的代名詞“海洛因”、“刺客”克拉

克、“幹燥草藥”印度大麻、“凶手”哈希林、讓入迷離的麥司卡靈、強力致幻劑龍土弟。“人造瘟疫”安非它明、“無名殺手”普斯普、“絕非寵物”安納咖、“命根子”迪洛德、新冰毒、“飛碟”、特殊K、毒膏藥等等之外,還有兩種風靡毒品市場的毒品:“上帝的聖草”古柯和“白色魔鬼”可卡因。

可卡因是古柯的精煉品。

古柯是一種野生植物。

古柯,生長在拉丁美洲安第斯山脈的中部和北部,是一種性喜潮濕的熱帶山地常綠灌木。

這種灌木一般隻有24米左右高,葉子較小,本質,呈橢圓形漸尖,通常隻有3至7公分長,葉序對生,開黃綠色的花,果實為核果。

它的名字叫“高報”,中文譯為“古柯”。生活在安第斯山林中的印第安上著居民,則稱其為上帝賜予印第安人的禮物——“聖草”。

這種在當地漫山遍野生長的野生植物,含熱量極高。用現代科學技術測定,每lop克古柯葉中,黨含有305千卡以上的熱量。更奇妙的是,這種古柯樹葉中,含有一種強烈的生物堿(古柯堿)。

在安第斯山脈的崇山峻嶺中,古柯呈密集的自然狀態分布,其麵積有20萬公頃之巨。

古代的印第安人在對植物品嚐時,無意中發現了一種奇特的現象:當人們咀嚼古柯葉時,有提神作用,並且會使人產生一種飄飄欲仙的舒適感。於是,千百年來,棲息在這片土地上的印第安人,便世世代代都有咀嚼古柯葉的習慣。年複一年,代代相傳,印第安人都喜歡時不時地把一片古柯葉,放在嘴裏不停地咀嚼。這時,他們腹中的那種饑餓感或身體上的某種不適,就會悄然地煙消雲散。這樣,印第安人便把這種神秘的古柯葉,稱為是上帝恩賜他們的“聖草”,從而更加鍾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