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人離不開朋友 交朋友不能好過頭
有人以為,作為好朋友就應該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其實不然。好朋友見麵和交往的機會雖然比其他人要多,可是任何事都有個“度”,超越這個度你得到的就是相反的結果。
小雷與吳瑞是同一宿舍的好友,也是因為住在一起才成為朋友的,他們戲稱宿舍是他們的家,所有的東西都沒有“標簽”,甚至工資也混在一起,兩人為這種關係驕傲,別人的眼裏流露的也是羨慕的目光。不久,吳瑞有了女友,經常出去逛逛商場,吃頓飯,於是兩人的合作經濟出現了危機。起初,吳瑞覺得沒什麼,小雷也不在乎,後來吳瑞提出實行AA製,小雷考慮再三同意了。
但後來,還是因為不習慣而放棄了。事有碰巧,一天小雷的母親病了,當小雷回宿舍取錢時,麵對的都是空空的抽屜,小雷不由地問吳瑞:“錢哪兒去了,工資不是才發了3天嗎?”吳瑞說:“為女友買了條項鏈。”小雷無言地離開了。他在別人那裏借了錢為母親看了病。兩人的友誼出現了裂痕,有一天,兩人提及此事,大吵了一架,不得已分手了。
交往過密還表現在另一個很重要的方麵,占用朋友的時間過長,把朋友捆得緊緊的,使朋友心裏不能輕鬆、愉快。
林穎把王怡看成比一日三餐還重要的朋友,兩人同在一個合資公司做公關小姐。雖然勞動紀律非常嚴格,交談機會很少。但她們總能找到空閑時間聊上幾句。
下班回到家,林穎的第一個任務就是給王怡打電話,一聊起來能達到飯不吃、覺不睡的地步,兩家的父母都表示不滿。
星期天,林穎總有理由把王怡叫出來,陪她去買菜、購物、逛公園。王怡每次也能勉強同意。林穎可不在乎這些,每次都興高采烈,不玩一整天是不回家的。
王怡是個有心計的姑娘,她想在事業上有所發展,就偷偷地利用業餘時間學習電腦。星期天,王怡剛背起書包要出門,林穎打來電話要她陪自己去裁縫那裏做衣服,王怡解釋了大半天,林穎才同意王怡去上電腦班。可是王怡趕到培訓班,已遲到了15分鍾,王怡心裏很不痛快。
第二個星期天,林穎說有人給她介紹了個男朋友,非逼著王怡一起去相看,王怡說:“不行,我得去學習。”林穎怕王怡偷偷溜走,一大早就趕到王怡家死纏不休,王怡沒上成電腦班,最終男朋友也吹了。王怡鄭重聲明,以後星期天要學習,不再參加林穎的各種活動。
林穎一如既往,滿不在乎,她認為好朋友就應該天天在一起。有時星期天照樣來找王怡,王怡為此躲到親戚家去住。這下林穎可不高興了,她認為王怡是有意疏遠她。林穎說:“我很傷心,她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人,可她一點也覺察不到。”
其實,林穎的主要錯誤在於她沒有覺察到朋友的感覺和想法,過密的交往幾乎剝奪了王怡的自由,使王怡的心情煩躁,不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總之,維持朋友間親密關係的最好辦法是往來有節,互不幹涉,這樣友誼才能地久天長。如果以為朋友之間什麼都可以互通有無,習慣成自然,便會在無形之中摧殘相互的感情。
友誼不是向他人索取
友誼不是我們要向他人索取,而是施予他人——所付出的不是物質禮品,而是熱情、誠摯、諒解,友誼的意義是將勇氣灌輸給別人,是將我們的部分自尊贈送給對方,是彼此共享信心,是將禮物贈送給他人。
我們必須為別人著想,接納他們,奉獻我們的長處。隻有這樣,我們才能獲得友誼的回報。
英國作家約翰遜認為一個人應當經常改善友誼的質地。應該“在穿幹淨襯衫的日子”去看他的朋友。
我們必須經常為他人改善我們的友誼。正如我曾在序言中所說的那樣,我們必須將自己視為“我們樂意與之交往的人”。因為,如果我們要與他人建立友誼,必須能夠善待自己。我們必須隨時修複我們所受的損傷——我們的失敗對自我意象所造成的損害。我們必須克服失敗,保持我們的自尊自愛,這是我們尊重別人所不可缺少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