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時刻刻注重自己的形象 不能忽視小處的修養
在與人交往中,不拘小節者很難給他人留下好印象,而在做事時,不注意小處就可能釀成大禍,給他人與自己造成傷害。
“挑戰者號”航天飛機空中爆炸,宇航員命喪太空,是由於機身上一道焊縫沒有焊好;前不久美國潛艇浮出水麵時撞翻日本漁船,造成船毀人亡,原因是潛艇上的操作人員一個漫不經心的操作失誤;日常生活中,有人從高層住宅上隨手扔下一個酒瓶,結果將從樓下經過的行人砸死;一家度假村不在一種玻璃門上做警示標記,結果讓奔跑的小孩一頭撞上,受了重傷;世界上許多森林大火,也往往是有人亂扔煙頭造成的……
當一個人把煙頭隨手一扔時,哪會考慮到森林著火、消防員冒死撲救、地球資源遭破壞!當一個人隨手扔酒瓶的時候,他一點不曾考慮會闖出這麼大禍……
由此看來,小處的確不能隨便,正所謂“防微杜漸”,做事時千尤不能忽視小處的修養。
有一個笑話故事,講一位有心髒病的老者住樓下,樓上住一位小夥子。小夥子晚上回來時腳步重,動靜大,老者總是聽到:噔噔噔——上樓梯了;咣當——開門了;嘩嘩嘩——洗漱呢;最要命的是上床時脫皮鞋,先脫一隻,一扔,咣!老者心一哆嗦。再脫另一隻,一扔,咣!老者心再一哆嗦;這兩哆嗦過了,才算安靜下來,老者才能入睡。老者脾氣好,一直忍著,可夜夜如此也受不了呀!這天,見了小夥子,老者就給小夥子說了,小夥子態度挺好,虛心接受。可到了夜裏,老者聽著那動靜又來了——噔噔噔!咣當!嘩嘩嘩!老者想,忍著吧,不就兩聲嗎?咣!一聲。老者等第二聲,奇怪,怎麼不響了?老者這個心懸哪,就等著第二聲響過好入睡,等了一宿,愣沒響——原來這小夥子脫另一隻鞋時,突然想起了老者白天提的意見。就輕輕地把鞋放在了地上……
這雖然隻是個笑話,可卻讓人品味良久。現在的我們正處在城市化的進程中,過去的小胡同變成了大建築。一二百戶住一個樓,你小處隨便,樓道裏亂堆東西,夜裏把電視機音量放到最大,從窗戶往外隨意扔垃圾,你覺得沒什麼,可別人怎麼辦?如果人人如此,這個社會豈不天下大亂了。
以前,人們一般從道德的角度勸人不要忽視小處的修養。今天,除了道德外,還有法製。一旦因為我們的“小過失”而引發了大禍,那就真會受到法律的製裁了。
但是也有一些“小事”並不屬於法律管轄的範圍,甚至也談不上是多嚴重的道德問題。比如,在地鐵座位上蹺二郎腿,讓站著的乘客別扭;開會遲到;雨天開快車,濺行人一身水;打公用電話時煲電話粥,不顧後麵有人等;消防隊救火時的圍觀擋道;嚼完口香糖亂吐;在公共場合亂叫亂喊……這些舉止,給他人添不便,惹他人不痛快,自己又怎能心安理得,毫無愧意?如他人也如此待你,你作何感想?人人都這樣“不拘小節”,社會哪還能有文明可言?
從小處,可以看到一個人的修養與品質,是做人的一個入口同時也是缺口。我們所做的許多“小”事實際上是在抵消別人的勞動成果。亂扔垃圾,環衛工人的勞動就白費了。圍觀看熱鬧,反給救火添亂,隻會加大火災損失。開會遲到,你耽誤的是大家的時間,而在今天這個講求效率和守時的時代,你顯然與之不合拍……。我們應該以彼為鏡,檢點自己,雖不能做一個不苟且的君子,卻也應該注重一些社會道德,做一個有品質的人。
總之,無論我們是做人還是做事,都不能輕視小節,要考慮輕視它會造成什麼傷害;忽視了它,會不會妨礙別人,會不會不尊重對方,會不會傷害他人。
有“禮”走遍天下
一個年輕人在下雨天趕到一家公司麵試,進門前,他盡力將雨傘上的水弄幹,又在門口的腳墊上仔細地擦了擦腳底的泥水,進門後他把雨傘輕輕倚在門口的牆上,然後向麵試官鞠躬問好。經過半個多小時的問答後,年輕人起身告辭,並為自己在雨天來訪所帶來的麻煩表示道歉。這次招聘一共對七十多人進行了麵試,他們的條件都很不錯,有的有大企業工作經驗、有的有學校的推薦信,但最後錄取的卻是那位條件並不出眾,在雨天麵試的年輕人。助手不解地問主管:“那個年輕人既缺少經驗,又沒有學校的推薦信,為什麼偏偏錄取他呢?”主管笑了,“誰說他沒有推薦信,他的禮貌就是最好的推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