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 短暫也是快活(2 / 2)

海峰的話一方麵在開導我,另一方麵,我也聽出了他內心的期望。

我不由點了點頭。

“還有,對於官場,你有必要改變自己的某些觀點,不要帶著完全的有色眼鏡去看待官場,不錯,現今的官場是很汙濁,但也未必就是被社會和媒體放大的那樣烏黑一片,我的工作,需要經常和政府的人打交道,我接觸的很多官場中人,不乏清正廉潔和正義之人,隻是這樣的人,在官場的大環境下,往往會受到孤立而已。”海峰說。

“海峰,你說,官場裏到底是好人多還是壞人多?”我說。

這個問題在我腦海中盤旋過很久,一直在困擾著我。

海峰沉思了片刻,說:“五彩繽紛,乃為世界。作為塵世中的當代官場,又何嚐不是如此?對於你提的這樣一個問題,相信每個人因角度立場觀點各異,其答案也必定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官方傳媒普通百姓貪官汙吏,三者對此恐怕很難達成一致共識。那麼,官場究竟是好人多,還是壞人多呢?或許一代相聲大師侯寶林生前對其子的教誨最具說服力。”

我看著海峰。

“大約是在上大學的時候,我在報紙上看到過一篇侯耀華,也可能是侯躍文懷念其父侯寶林的文章。文中寫道,侯寶林病逝曾在病榻上對侯氏兄弟說:我經曆了新舊兩個社會,各色人等都有過接觸;集我一生經驗來看,社會不是好人多,也不是壞人多,而是不好不壞的人多;當社會風氣好時,這些人就可能成為好人;當社會風氣壞時,這些人就可能成為壞人……時隔太久,大體內容大致如此。”

海峰又吸了一口煙:“時光飛逝,侯寶林的經驗談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回想父輩和我們談起的60年代初學雷鋒時的社會風氣,再看看當今官場盛行的潛規則,真的令人感慨萬千欲言又止。若說官場好人多,為何有那麼多的官員前赴後繼飛蛾撲火般地遭到查處?若說官場壞人多,為何龐大的社會機器仍能正常運行照樣增長?可見,作為社會的一個縮影,官場同樣也是不好不壞的人占據了大多數。這也應了那句話:不好不壞的人是大多數,是他們支撐了這個地球。”

我點點頭:“或許你說的是對的……我也認為,在官場裏,不好不壞的官員可以堪稱是最具特色的一個群體。他們既不可能像洪常青孔繁森楊善洲那樣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為了社會的進步百姓的幸福甘願犧牲自己的一切;也不會像胡長清王寶森楊秀珠那樣心藏卑鄙齷齪的價值觀,為了個人的私欲醜惡的目的不惜危害國家和百姓的利益。

“為了所謂適應社會,他們在原則問題上讓步,在潛規則麵前妥協;他們既不會為了真理而和上司據理力爭,也不會為了貪欲拿自己的生命和前途開玩笑;吃喝嫖賭抽或許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坑蒙拐騙偷卻難覓他們的蹤跡。他們是鐮刀鐵錘下的假誓者,是假大空套正確廢話的製造者。他們是叢林法則的適應者,卻不是社會進步的促進者。”

海峰嗬嗬一笑:“你能有這樣的認識,說明你是適合步入官場的……確實,目前的生態官場正變得越來越讓人看不懂……近幾年,官員自殺被殺抑鬱傳聞時有發生,雖然每個案件的背後故事各不相同,然而,官場生態不容樂觀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當選拔幹部的四化標準明製度被錢進步後提拔的潛規則取代時,當好人無好報賴子活千年在官場初現端倪並被一些人奉為圭臬時,一些意誌薄弱的善念尚存者,就極可能罹患抑鬱或以自殺作為最後的生命抗爭。”

我看著海峰。

海峰又吸了一口煙,說:“我這輩子就是混商場的料,我無意於官場,但作為這個社會的一份子,我會用我的眼睛在局外官場思考官場,我一直認為,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官場不好不壞的人居多可謂是兩手抓一手硬一手軟的必然結果;它對社會進步的危害和對百姓心靈的傷害,是很難用語言和文字來形容的,隻有將這些不好不壞的人均變成了好人,風氣才會有大的改觀,社會才能有真正的進步。

“而要做到這一點,除了加快體製改革步伐,似乎還真找不出更好的良策……當然,假如你真的進入了官場,我希望你不要做不好不壞的人,要麼你做一個壞人,要麼,你做一個好人……做了徹徹底底的壞人,等你下地獄的時候,我給你燒紙,做了萬民擁戴的好人,等你受表彰的時候,我給你送鮮花。”

我說:“想變壞,很容易很簡單,想一直做一個好人,很難。”

海峰說:“你不是一貫知難而進嗎?那你就爭取做最難的吧。”

說完,海峰又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