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她說的話深以為然。這說到底就是觀察他人心理反應的方法,隻不過我所了解的沒有這麼詳細罷了。
我說:“很有道理,還有什麼呢?”
她接著說道:“一個人手上的動作其實也是暗藏深意的。一般情況下,在莊重嚴肅的場合宣誓時,必須要右手握拳,舉至右側齊眉高度。有時在演講或說話時,捏緊拳頭,則是向聽眾表示:我是有力量的。
“但如果是在有矛盾的人麵前攥緊拳頭,則表示:我不會怕你,要不要嚐嚐我拳頭的滋味?由此看來,握緊拳頭能給人帶來力量和安全感。從另一方麵來說,總是拳頭緊握的人,也可能是內心缺乏安全感。
“有人總結出了這樣的規律:拳頭緊握,內心可能缺乏安全感;十指交叉,是為了掩飾內心真實想法;雙手交叉抱於胸前,這是一種挑戰姿勢;說話時雙掌攤開,表示誠實可靠;十指尖相觸呈尖塔狀,表示的是自信;兩手相扭且十指交叉,表示無助;
“喜歡拉扯自己頭發的人,大都個性鮮明;用指尖撥弄嘴唇咬指甲,代表內心不安;先凝視對方再握手的人,想在心理上占優勢;用力回握對方的手,乃熱情的表現;握手時大力者,多為獨斷專行者;握手時力度適中並注視對方者值得信賴。”
我說:“說的很有道理,這其實是行為學的一部分吧,反應的也是一個人的內心心理。”
她說:“對!大學的時候,我選修過行為學……此外,一個人的坐立行也都在傳遞出他的內心想法。有的人喜歡雙手叉腰,無論是坐久了辦公椅起來活動,還是跟朋友說話,都習慣於將兩手叉在腰間。有的人甚至連走路時也不忘叉著腰,他們走起路來上體前傾,兩手叉腰就像一個短跑運動員。這些人往往是做事情有很強爆發力的人。
“此外走路時喜歡雙手叉腰的人,一般都是急性子,他們總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完自己的工作。這種人有很強的爆發力,在決定實施下一步計劃的時候,常有叉腰的動作。還有就是,走路抬頭挺胸,往往自視甚高;走路文氣十足者,遇事沉著冷靜;走路緩慢躊躇,代表軟弱;走路優哉遊哉者,缺乏進取心……
“走路蹦蹦跳跳者,性格多天真活潑;常搖頭晃腦者,內心充滿自信;邊說邊笑者,內心和善有人情味;坐時兩腿張開姿態隨意者,一般語言多於行動;坐時雙腿並攏雙手交叉於大腿兩側者,比較古板;猛然坐下者,內心大多隱藏不安;深坐椅內者,自大自負;佝僂狀站立,一種缺乏責任心的姿態;站立時喜歡雙手插兜者,心思多縝密;站立時雙臂交叉,代表挑戰和攻擊意識;走路快者,目標堅定。
“還有就是去觀察一個人的談吐。曾國藩認為,每個人的聲音,跟天地之間的陰陽五行之氣一樣,也有清濁之分,清者輕而上揚,濁者重而下墜。聲音起始於丹田,在喉頭發出聲響,至舌頭那裏發生轉化,在牙齒那裏發生清濁之變,最後經由嘴唇發出去,這一切都與宮商角徵羽五音密切配合。
“識人時,聽其聲音,要去辨識其獨具一格之處,不一定完全與五音相符,但隻要聽到聲音就會想到這個人,這樣就會聞其聲而知其人,所以不一定要見到他的廬山真麵目才能看出他究竟是個英才還是庸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