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4章 我陪你(2 / 2)

“那也是打工的,本質上木有什麼區別,同樣也要看上麵的臉色行事。”我說。

張小天這時說:“易總對打工派是如何認識的?有什麼見解?”

我說:“打工派很不容易的。這部分人,拚命學習,上完小學上中學,上完中學上大學,上完大學又忙考研考證過級,不斷提高知識儲備量。準備將來找個好工作。成了中國最聰明的一群人。而好不容易拿到了研究生碩士博士證時,又得東跑西顛,焦頭爛額的到處找工作。

“即使找到工作,工資也不高。如果絕對幸運將來可以做上超金領的話,那年收入還可以得個幾十萬元。若做個高校的博士,年正常收入5萬元,碩士4萬元。教授也多數不會超過8萬元。如果不幸運,做個低級白領,也許每月隻有一兩千元。豬肉漲價,估計吃不起豬肉,雞蛋漲價,估計也得少吃雞蛋。

“打工時間一長,心態和性格就產生了變化。心態不僅逐漸疲憊和懶惰,整個人也沒了銳氣和精神。喪失了創業的激晴,失去了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毫無自己創業的意願,沉湎於單位庸庸碌碌的事物之中難以自拔。

“由於物價上漲,收入微薄,生活變得越來越平庸。家庭經濟負擔越來越重,住房和孩子教育老人贍養等問題日漸成為自己脖子上的經濟繩索。勒得越來越緊,透不過氣來。於是就隻好自我安慰:知足常樂吧,淡漠名利……自己本來就是庸人,庸人何必自擾呢……發財是人家的事情,咱沒那個命……

“而且整天需要看領導和老板臉色行事,還得提心吊膽。最恐懼的第一件事莫過於聽到公司效益不好要裁員的消息。得馬上跟領導搞好關係,恭維奉迎拍馬屁甚至送禮。畢竟飯碗在領導或老板手心裏,想讓你滾蛋,就得滾蛋。最恐懼的第二事,是自己的年齡日漸增長。可自己的工作技能卻沒有超出本身業務範圍獲得任何提高,又有年輕大學生來到崗位威脅自身。年輕大學生生龍活虎,工資卻隻那麼一點點。

“因此老板就會打自己的主意,說不準哪天就被辭退。這些人打工生涯的結果是越老越貶值。尤其到了4050年齡段,簡直是事業最悲慘的階段。時刻瀕臨深淵。如同趟地雷陣,動輒下崗失業。不要以為自己曾讀過大學就是精英了,照樣不能擺脫厄運。這裏不是說讀書無用,可現實就是這樣。”

大家聽了頻頻點頭,我接著說:“我這麼說不是鼓勵大家都辭職去創業,大家都去創業了,誰來給這酒店打工啊,我這不是要關門大吉了嗎?但我不希望大家一輩子都在這裏打工,大家如果有合適的時機想自己創業,我是堅決支持的……

“我希望在座的各位都能做老板,都能做大老板……到時候我萬一哪天吃不上飯了,也好有個投奔的去處,到時候各位可別不認識我,一腳把我踢出去啊……”

大家哄堂大笑起來。

“關於創業派,不知易總有什麼看法?”一名管理人員說。

我看看大家,說:“再說說創業派。創業派這部分人,一開始就下定決心要自己創業。他們的思路是,寧當創業狼,不做打工狗。狼為了尋求自由,寧願獨立生活,自由思考。天天奔跑在大草原上,肆意獵殺牛羊,盡可能地享受大自然提供的一切美味。它們是草原的主宰,它們是有尊嚴的。當然,寒冬來臨時,它們必須學會抗拒暴風雪的本領,學會在厚厚雪堆下尋找食物的本領並隨時擔心自己凍餓而死。

“而狗的生活恰恰相反。平時能吃到主人的殘羹冷炙,被主人吆喝著到處忙活,沒有自由,沒有尊嚴。即使主人肆意打罵它們,狗們也多半不敢吭一聲。為了穩定的飯碗,為自己能有一口固定的口糧,一切都認了。少數想離開主人的狗,但是缺乏破釜沉舟的勇氣,隻得作罷。”

大家都凝神看著我。

我繼續說:“創業派,膽量勇氣是不可缺的。社會有一種現象,讀書越多的人越聰明。可讀書越多的人,往往膽子越小。做什麼事情都喜歡三思而後行。而那些讀書少的人,喜歡先行動後思考,但他們膽子大,行動能力強。往往率先成功了。”

大家沉思著。

我又補充了一句:“我其實就是讀書不多的人。”

大家又笑。

“事業要成功,取決於哪幾個方麵?”有人發問。

我說:“毫無疑問,取決於智商情商和膽商……各位,你們認為這三個方麵該怎麼排序呢?”

“當然是智商第一,沒有智商,什麼都做不成!”

“對,智商第一,膽商第二,情商第三。”

大家紛紛說。

張小天這會兒在皺眉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