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曆史上的孫權,還是現今的孫堅,父子倆皆備張遼克敵,天敵估計就是如此。
孫堅在附近觀望張遼營盤中軍營盤火光集中在一其餘,聲響除了被殺的慘叫外,無混亂時候的叫罵聲出現,隨即明白了周泰和五百悍卒凶多吉少。
悲痛欲絕地道:“幼平深陷張遼小兒的詭計之中,性命堪憂,需要立即支援!眾將聽令!攻破營盤,救出周泰!”
程普勸阻道:“張遼已經識破我軍今夜將會夜襲,現在發動攻勢,無異於羊入虎口,望主公以大局為重!”
韓當附議,孫堅冷靜下來後,認為兩人說的都在理,采納其建議,收兵回營,此戰,張遼殲滅孫堅精銳士兵五百,就地格殺周泰,而孫堅初戰就陣亡了兩員大將,周泰、蔣欽,損失兵力雖然不多,可孫軍士氣達到低穀,無一戰至力,故此張遼駐守合肥牢牢牽製住了孫堅,兩軍進入了對峙階段。
張遼從不主動出擊,防守反擊乃其強項,磐石般擋住了孫堅前進的步伐!
其龜縮戰略,不在平原正麵對敵的策略深深的激怒了孫堅,他感到非常憋屈,本來周泰、蔣欽的死讓將士們十分心痛,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孫堅隻好日夜在張遼營外叫罵。
輪流讓士卒謾罵張遼,讓其主動出戰,好一鼓作氣幹掉張遼,奇怪的是不論孫堅的士兵如何辱罵,張遼就是高掛免戰牌。
他不是懼戰而是在等待時機,或者是說先拖住孫堅,首要的是完成丞相交托的任務,穩住孫堅,不求速戰。
深入我方戰線,糧草補給方麵張遼要比孫堅方便的多,多條糧草補給線。
張遼很清楚孫堅的厲害,硬碰硬是打不過的,就算勝利損失也極大,那樣跟敗沒有什麼區別,而拖住孫堅越久他的戰功就越多,穩紮穩打才是王道!
無法攻破張遼戰線的孫堅隻好停滯不前,不善於奇謀的他想不出毒計攻破堡壘,正大光明是孫堅的優點也成為了行軍打仗的弊端,
所謂兵者,詭也!不用奇謀詭計是無法成為真正的百戰百勝的常勝將軍!有時候出一奇兵往往是扭轉戰局的關鍵。
不過可惜的是孫堅沒有這個方麵的才華,隻想著這麼打敗張遼,堂堂正正的較量!張遼跟呂布輾轉數個戰場,吃過的敗仗無數,從失敗中總結教訓,學習優秀將領的優點,如高順治軍嚴謹有序,呂布能和士卒打成一片,幫出頭,受到士兵們的愛戴,等等結合一起。
成了張遼獨特的領兵方法,也正是這樣一支剛接手的徐州兵,幾個月時間就磨合完畢,整軍改名為:磐石軍!寓意堅如磐石,無法轉移!
張遼確實做到了,一頭猛虎也無法移動磐石半分,咬不碎,反倒虎牙斷了兩根(周泰、蔣欽)可憐、可悲啊!
而廣陵孫策、周瑜領五萬軍馬對戰徐晃又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