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此刻莫問仍未躲閃,強忍劇痛抵著對方靈氣衝至近前,到得手臂可及之處右拳急揮,直取敖炳三陽魁首。
敖炳何曾想到莫問會用這種拚命的打法,待得反應過來莫問的右拳已然擊中了他左側太陽穴,凜冽霸道的靈氣瞬時震的他元神不穩,天旋地轉。
就在敖炳腦海中閃過‘他怎會如此拚命’念頭之際,莫問的第二拳再次擊中了他的頭顱,原本就沒有穩定下來的元神再度受到巨震,頃刻之間現出了原形,是一條體長七丈有餘的紅鱗赤龍。
敖炳現出原形之後莫問暫時失去了目標,凝氣複原傷口的同時快速尋找龍頭的所在,待得看到龍頭位於北側之時馬上催氣前往。
敖炳眼見莫問急衝而至,龍口大張,一股赤紅火焰急噴而出。
南海龍族修煉有二昧真火,其火不同於凡間火焰,莫問雖不畏懼卻不願被其燒的焦頭爛額,急忙中途換位衝龍身衝去。
如此耽擱了少許,敖炳趁機穩住了心神,莫問趕到之時他已然抖身變回人形,莫問撲空之後沒有再度強攻,先機已失,強攻不會再有效果。
敖炳雖然首戰受挫,卻並非急躁,變為人形皺眉打量著莫問,沒有急於上前爭臉報仇。
莫問抬手拍滅了道袍上殘存的火星,一拍之下眉頭大皺,雖然皮肉已然複原如初,但放於左胸內兜的符盒卻被二昧真火焚毀,不但符盒不曾留下半點,連其中的天狼毫也被其徹底焚盡。
“老七,二味真火傷他不得。”觀戰的龍子提醒敖炳。
實則他的提醒不但是多餘的,還是錯誤的。莫問左胸沒有衣物,敖炳早已發現他左胸複原如初,在此之前二人曾近身交手,他親眼看到莫問的皮肉被焚焦,這表明二昧真火可以傷到莫問,隻是莫問自身異於常人,傷口可以快速複原。
二人相距三丈互相對峙,這個距離誰都能夠催發靈氣,但二人都沒有急於出手。莫問此時想的是如何克製敖炳,有了前車之鑒敖炳就有了防備,再也尋不到第一回合的那種機會,最主要的是敖炳將他的符盒焚毀,失去了符盒就無法畫符。
短暫的僵持之後,敖炳先行出手,此番他沒有發出靈氣攻擊莫問,而是屈指成爪,近前來搏。
常言道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實則最厲害的不是長兵器也不是短兵器,兵器隻是彌補自身實力的不足。真正的高手大多是徒手對敵,徒手搏鬥變化最多,需要攻防兼備,尺寸力道都需準確拿捏。
莫問與敖炳都是徒手,莫問所用擒風鬼手乃上清宗最為精妙的武學,正因為司馬風愂本人無法練氣,故此他將武學研創到了極致,多年專一持衡,推度完善令得擒風鬼手威力強大,毫無花招,每次出手無不取敵重穴。
敖炳所用武學當是龍族自身研創,出招之時雙手五指變為四指,呈龍爪形狀,三寸長短的指甲彎長內扣,招數以勾,摟,抓,劃為主,取頸,肋,手,腿。進攻之時並不求快,攻守各半,此等打法可以瞬間自攻防之間轉換,最難防範。
武功之道契合陰陽之道,除非實力差距懸殊才能夠陽克陰或陰克陽,倘若實力相差不大,則需比試雙方的定力,這種定力並非老僧參禪坐著不動,而是堅守自己的攻防要旨,不受對方的影響和牽帶,倘若被對方帶動,就會方寸大亂,疲於應付。
與敖炳近身相搏之時莫問心無旁騖,並不擔心那年長的龍子會在旁偷襲,倘若對方偷襲,老五一定會出言告警。此外他也不擔心接下來的事情,隻要將敖炳戰敗,一個連他能夠自愈都看不出來的觀戰者根本就不足畏懼。
半盞茶,莫問不急,敖炳也不急。
一盞茶,莫問不急,敖炳仍然不急。
一炷香之後,敖炳終於開始急了,急的原因是自重身份,區區南海真龍竟然連個凡人都久戰不克,傳揚出去會遭人恥笑。
敖炳終究不是尋常人等,雖然著急卻並未胡亂強攻,而是將進攻速度微微放緩。
莫問也不是尋常俗人,世上最難的事情就是參悟陰陽之道,一個能夠悟道的修行中人其本身的悟性自然高絕,在察覺到敖炳放緩速度之後馬上明白對方是在為接下來故意露出破綻進行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