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來沒有見過那男人如此惶恐。
長眉糾結,目中隱怒,暮曉川仿佛失了方寸。
何人能使我們的將軍大人不知所措呢?我猜不透,隻道能正大光明跨進蓬萊殿的,必然是正三品上的大官。
我一邊揣測,一邊就見那不明身分之人緩緩地走進殿中央。然後一拋衣擺,伏首朝上座的武瞾跪下了。這樣的距離,我將那人的外形瞧得仔細,且見他衣飾樸素卻不失華貴,雖進中年,卻是麵色紅潤光滑,平日應是位養尊處優之人。
但在一眾王公貴族中,我卻沒見過這個人,到底是何方神聖呢?
我被周遭混亂的猜疑聲弄得頭暈腦脹,可眨眼功夫,殿中又變得鴉雀無聲,人們都瞪大了眼睛看著中間那個人,表情與曉川如出一轍。
這時,隻聽那人響亮地說道:“兒臣李顯參見陛下。”
廬陵王李顯回朝,對於李氏宗後,這是多麼了不得的事情!
然而從那天所有人的反應來看,李顯回朝之前顯然沒有任何風聲,武曌鐵鐵實實的給了所有人一個大大的驚喜,當然對於武氏來說,絕對是驚嚇。
且不論武曌因何召回李顯,那會兒我關心的,隻是曉川造反的事兒。
前帝回朝,是否是武曌欲立李顯為繼承人的征兆?我不懂,大明宮中的陰謀家們一時也弄不清楚。
若武曌當真有意立李顯為太子而非武氏宗親,那麼,今晚上的起事便失去了原有的意義,甚至有可能毀掉現在對李氏大為有利的局麵!
若曉川與鶴先生,還有“大人”不聽我阻勸,在知道李顯回朝後,必然也要再深思熟慮一翻吧!說不定,便徹底放棄了起兵造反的念頭。
如此,甚好。
然而,並不這麼好。
趁著所有皇族公爵向李顯朝賀時的混亂,我路挑邊走,暗暗逃出大殿。
我當然是去見曉川。那男人一日不離開長安,我的心便一日不得安寧。
不想,曉川也是在那兒當口等我呢。我剛出殿門,他便在一眾待衛前找了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將我帶入一條隱蔽的巷道。
一入巷道,那男人什麼也不說,捉了我一路朝前走。
我好不容易掙脫開,揉著被捏痛的手腕罵了他一句。
曉川不由分說,上來又拉著我走。
“要去哪裏你先告訴我好不好?”我氣道。
曉川頭也不回地說:“不管去哪裏,離開此地便是。”
我再次掙脫,故作絕情地說:“除了長安,我哪兒也不去!”
“你必須走!”那男人瘋魔般的怒吼。
我被嚇了一跳,看著他幾步衝了過來,將我壓在石牆上。
曉川臉色鐵青,像是受到了極大的刺激。他對我呼著白氣,良久卻說不出一句話。
我忍不住伸手撫在他臉側,輕問:“你怎麼了?”
曉川搖一搖頭,用一種懇求的語氣對我說:“寧海瑈,相信我……留在宮中,你隻有死路一條!”
我抽回手去,冷道:“今晚,你們仍要一意孤行嗎?!”
嗬,嗬嗬,嗬嗬嗬……曉川扭曲了麵容,笑得詭異。
他抑起頭,任由雪花落在他臉上,幽幽地說:“明天,什麼也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