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就是要有出息33(2 / 2)

總之,時代呼喚英雄,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英雄,隻要你肯努力,照著一個堅定的目標走下去,最後的勝利定屬於你,英雄就是你自己。

大丈夫處世,頂天立地

美國總統老羅斯福對於事情的處理方式,常常喜歡先請教別人,然後再由自己來下最後的決定。當別人發言時,他總是傾耳靜聽,從不露出不耐煩的態度,即使人家對他出言不遜時,他也總是虛心以待,從不發怒。

有一次,他寫了一封長信勸魏爾?塔夫特出任司法部大法官一職。這封信裏充分表現了他是一個極肯尊重別人意見的人,同時也充分表示了他對於別人決定事情時所持的態度。

那封信的結尾說:“魏爾先生,總之,這件事情究竟應該怎樣去做最後的決定,還是必須由您自己去負責。比如我吧!當初沒有人來替我決定:當初我應該隨軍出征呢,還是留在首都做海軍次長?究竟是做副總統呢,還是仍舊做我的州長?因為每個人對於自己的事,總是比外人明白多了。”

當時塔夫特接到這封信時,立刻答應了他的請求。這雖然不能說完全是由於羅斯福總統的“一信之功”,但是信上既然是請求自己下最後的決定,所以即使後來他對於這事做得不大順利,能去怪羅斯福總統嗎?當然不能。

聰明的人常常在提供忠言之後,仍請對方自己去決定,同時對於自己也是一樣:把人家的意見隻當做一種有價值的參考資料,最後的決定仍由自己負起全責來。

所以如果人家對你提供意見時,無論你是否讚同,你都要洗耳恭聽,而且虛心接受;碰到不對的地方,不妨置之不顧。

如果你在征求了別人的意見,完全遵照去做後,事情反而弄糟了,你也不可就此埋怨別人害了你,否則,你無異在表示你是一個一無所為的“牆頭草”,一個任人牽線的“傀儡”。因為人家提供給你的意見,並沒有強迫你接受,也並非代你來做主。世界上隻有你自己才是你的主人,誰也不能替你作主。

美國柯立芝總統也是一位善於應用別人意見的人。他對於一切事情的決定,無不先多方征求、參考別人的意見,然後再深謀遠慮預計一下最後的結果。因此當他下決定時,對於事情的結果,早已有八分的把握了。

據說有一次,麻州哈德森市發生了一樁命案,一個無名男子被人在小湖裏打死了。當時市政府派委員普勒特前去調查,普勒特擬將屍首移開,但不知法律上是否允許這樣做,因此便到市上最有名的兩個律師亨利和費特的事務所去,想問個究竟。

當他趕到事務所時,湊巧那兩個律師都有事外出,所裏隻有一個青年,坐在一張小寫字桌前,正在閱讀一本法律書。普勒特問他所裏是不是隻有他一個人,那個青年極客氣地吐出一個“是”字,接著仍舊看他的法律書。

普勒特當然沒有把那個青年放在眼裏,他昂首挺胸地在室裏踱來踱去地等了好一會兒,仍然不見有人回來,終於等得不耐煩了,隻好把來意告訴了青年,並且說他實在不能再等下去了,因為那個屍體非趕快移開不可。

青年仔細聽他說完,想了一會,冷冷地回答說:“你把那屍首移開好了。”

普勒特很焦急地等待下文,但是那個青年不再說下去了,而且看他麵部的表情,似乎並沒有把這事看得怎樣嚴重。這使普勒特感到疑信參半,再用極沉重的口吻問道:“你對這事可以負責嗎?”

青年這時仍用冷冷的口吻回答說:“是的,你盡管把那屍首移開好了。”

於是普勒特半信半疑地離開,在門口湊巧碰見亨利律師回來。

普勒特連忙把事情重述了一遍,並很不滿地問道:“亨利先生,那個坐在屋子裏的家夥是誰?這小子似乎把所有事情都看得十分容易,嘴上無毛的家夥,辦事會牢嗎?”

亨利笑著說:“請您不要見怪,那個小夥子平時總是這樣不大開口的,但是他做起事情來,卻穩重得像老牛一般。他雖然來我們這裏隻做了幾個月的事,但已經使我們知道他是一個說出話來永不會打回票的人了。所以現在他既然回答你可以把那屍首移開,你盡管大膽照著去做好了,包你不會有錯!”

那個青年是誰?他就是後來被選為總統的柯立芝!因為他對於任何事情總是先用一番研究的苦功,將事情弄得十分清楚,然後才下決定。所以能夠使他說出來的話“永遠不會打回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