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織物的規格設計(2 / 2)

對於不同織物的不同整理方式其加工係數不同。

四、匹長

匹長以m為單位,采用一位小數,它分為公稱匹長和規定匹長。

公稱匹長:工廠設計的標準長度。

規定匹長:折布成包後的匹長,要保證不短於公稱匹長(因為有自然縮率)。二者之間的關係:規定匹長=公稱匹長 +加放長度=公稱匹長(1+加放率)

加放長度=布頭加放 +碼口加放碼口(折幅)加入長度一般為5~10mm。

一般地,薄平布類加放率小些,粗平布類加放率大些。粗號織物和卡其織物加放率一般為1%~2%,粗平布類為0.5%~1.5%。通常織物匹長由客商提供,如商家沒有要求,一般在25~40m,並采用聯匹形式。一般原織物2~3聯匹;中度厚度織物3~4聯匹,薄織物4~6聯匹。

五、密度

單位長度內的經緯紗根數分別為經密和緯密,它分為公製密度和英製密度。

公製密度是指10cm內的紗線根數,它是我國法定計量單位,英製密度是指每英寸內的紗線根數,它是外貿早期沿用下來的單位。在二者單位換算時,如把英製換算成公製,不足0.5根/10cm舍去,在0.5~1根/10cm,按0.5根計。

密度的大小與緊度和織物風格相關,設計時一般給出,或參照同類品種。密度包括坯布密度和成品密度。

成品經密度=總經根數÷成品幅度;成品緯密=坯布緯密×緯密加工係數。

如果加工方式為卷染,漂白、軋染、印花類。

六、緊度

1緊度的意義

織物的經緯密度僅能說明經緯紗排列的根數,而不能說明織物的緊密程度,織物的緊密程度還必須考慮到紗線粗細的影響。反映這一緊密程度的指數就是織物緊度。

2.基本概念

織物的緊度是指織物中紗線投影麵積與織物麵積之比,緊度大,表示織物較緊密;緊度小,則表示織物較疏鬆。緊度分為經向緊度,緯向緊度,總緊度。

3.緊度計算

例如:平紋織物:平布:1/1,Ej:Ew=1∶1;府綢:1/1,Ej:Ew=5∶3。斜紋織物:斜紋布:2/1,Ej:Ew=3∶2。嗶嘰:2/2,Ej:Ew=6∶5。雙麵華達呢:2/2,Ej:Ew=2∶1。雙麵卡其:2/2,Ej:Ew=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