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完石墨烯,《超體》的事情,時間已經來到了6月28月。寧浩拍攝的《鄉村教師》已上映快20天了,吳啟在期間抽空看了一遍,比小說更加出色!
在距地球五萬光年的遠方,在銀河係的中心,一場延續了兩萬年的星際戰爭已接近尾聲,這是一場碳基生物抵抗矽基生物的戰爭。在這就是電影的開頭。完美的特效,詮釋著一種波瀾壯闊的美感。隨後鏡頭一戰,到了地球。也是原著的主角,李天。
疾病雖然折磨著他,但他依然拖著殘破的身軀,花費自己所有的錢。給學校建立起一座“圖書館”。並找尋各大報社,希望社會捐款。建立希望小學!
鏡頭在地球與碳基聯邦之間轉換,兩種不同的敘事手法。一麵是科幻,一麵是寫實。考驗著導演的功力,但寧浩還是做得比較好的,電影評分在歐美有8.2就可以看得出來。
故事緩緩的推進,雖然打退了矽基生命,但由於他們可以跳躍到銀河係中心。所以碳基聯邦決定在銀河係第一旋臂的中部建立一條五百光年寬的隔離帶,隔離帶中的大部分恒星將被摧毀,以製止矽基帝國的恒星蛙跳。恒星蛙跳是銀河係中大噸位戰艦進行遠距離快速攻擊的唯一途徑,而一次蛙跳的最大距離是二百光年。,隔離帶一旦產生,矽基帝國的重型戰艦要想進入銀河係中心區域,隻能以亞光速跨越這五百光年的距離,這樣,矽基帝國實際上被禁錮在第一旋臂頂端,再也無法對銀河係中心區域的碳基文明構成任何嚴重威脅。
但長時間的戰爭讓所有人開始正視生命,所以隻摧毀沒有文明產生的恒星。地球正是在第一懸臂,但由於恒星太多。無法深入內部探查。所以隻能通過計算機,定位思維器官,計算機在瞬間分析了這個大腦的結構,並越過所有低級感官,直接同它建立了高速信息接口。地球被選中的人正是老師所教的孩子。
在生命最後的盡頭,他教會了孩子們牛頓三定律。這也讓地球躲過了滅亡的悲劇。鏡頭轉回到聯邦政府。
“天啊!這顆行星上的文明不是3C級,是5B級!!”看著藍84210號艦從一千光年之外發回的檢測報告,參議員驚呼起來。
人類城市的摩天大樓群的影像在旗艦上方的太空中顯現。
“他們已經開始使用核能,並用化學推進方式進入太空,甚至已登上了他們所在行星的衛星。”
“他們基本特征是什麼?”艦隊統帥問。
“您想知道哪些方麵?”藍84210號上的值勤軍官問。
“比如,這個行星上生命體記憶遺傳的等級是多少?”
“他們沒有記憶遺傳,所有記憶都是後天取得的。”
“那麼,他們的個體相互之間的信息交流方式是什麼?”
“極其原始,也十分罕見。他們身體內有一種很薄的器官,這種器官在這個行星以氧氮為主的大氣中振動時可產生聲波,同時把要傳輸的信息調製到聲波之中,接收方也用一種薄膜器官從聲波中接收信息。”
“這種方式信息傳輸的速率是多大?”
“大約每秒1至10比特。”
“什麼?!”旗艦上聽到這話的所有人都大笑起來。
“真的是每秒1至10比特,我們開始也不相信,但反複核實過。”
“上尉,你是個白癡嗎?!”艦隊統帥大怒,“你是想告訴我們,一種沒有記憶遺傳,相互間用聲波進行信息交流,並且是以令人難以置信的每秒1至10比特的速率進行交流的物種,能創造出5B級文明?!而且這種文明是在沒有任何外部高級文明培植的情況下自行進化的?!”
“但,閣下,確實如此。”
“但在這種狀態下,這個物種根本不可能在每代之間積累和傳遞知識,而這是文明進化所必需的!”
“他們有一種個體,有一定數量,分布於這個種群的各個角落,這類個體充當兩代生命體之間知識傳遞的媒介。”
“聽起來象神話。”
“不,”參議員說:“在銀河文明的太古時代,確實有過這個概念,但即使在那時也極其罕見,除了我們這些星係文明進化史的專業研究者,很少有人知道。”
“你是說那種在兩代生命體之間傳遞知識的個體?”
“他們叫教師。”
“教――――師?”
“一個早已消失的太古文明詞彙,很生僻,在一般的古詞彙數據庫中都查不到。”
這時,從太陽係發回的全息影像焦距拉長,顯示出蔚藍色的地球在太空中緩緩轉動。
最高執政官說:“在銀河係聯邦時代,獨立進化的文明十分罕見,能進化到5B級的更是絕無僅有,我們應該讓這個文明繼續不受幹擾地進化下去,對它的觀察和研究,不僅有助於我們對太古文明的研究,對今天的銀河文明也有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