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織圍脖(1 / 1)

不僅僅是圍脖,她還會織手套,披肩,花叉以及各種款式的包包等。

這都是上輩子,她跟隔壁住戶的一位老太太學的,那個老太太是個“另類”的存在。

這位鄰居一看就是多年養尊處優的有錢人,出手闊綽,但好像沒有家人,一直都是孑然一人,獨來獨往。

為人不冷不熱,給人一種不可靠近的距離感,似乎很難接近,但左鄰右舍有了困難,她也會幫上一把。

最喜歡在陽光溫暖的午後,躺在小院裏舒適的躺椅上,神情慵懶的曬暖,或者侍弄她的那些花花草草,哪天高興了,就會出門找個漂亮的地點畫畫。

最愛穿白色典雅的繡花旗袍,用一支古典發簪隨意挽起厚發,常年不變的一對細膩通透的白玉耳墜,皮膚保養得宜,讓人猜不出她的實際年齡。

再加上渾身上下由內而外散發出的濃濃的書香卷氣,仿佛從油墨典畫裏步履款款走出來的絕佳名媛。

不難猜出:對方年輕時,一定是個嫣然美人,氣質非凡。

後來楊清發現她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若說“才女”也不為過。

讓人想不通的事,這樣一位對生活極致講究,明顯不愁吃穿錢財的老太太,竟然會選擇住在貧窮的舊巷。

像楊清這種活在最底層苦苦掙紮的人,和她完全是兩個世界的人,或許經常把自己放在最卑微的位置,習慣麻木了,楊清總覺得對方對自己是明顯的厭惡和排斥。

後來一想,也對,像對方這種不食人間氣息的“文化人”,怎麼會瞧得起她這種專門靠出賣尊嚴和rou體,討生活的人呢。

所以,一開始兩人雖然住的地方隻有一牆之隔,但完全沒有任何交集,一個有清高的資本,一個從骨子裏就自卑。

————

直到有一次,她被那個男人家暴,然後從家中慌亂之下,逃了出來。

恰巧撞上正準備外出畫畫的老太太……

就在她羞憤難當的時候,她就被對方帶回了家。

⊙﹏⊙

看著對方細心為她抹藥的神情,楊清突然想起了自己母親。

小時候,她很頑劣調皮,跟著哥哥整天爬樹掏鳥,下河釣魚撈蝌蚪,然後總免不了受點傷,楊母總是一邊怒罵她和哥哥,又滿臉心疼的為她抹藥。

她也是從小被父母疼在手心裏的寶,卻“淪落風塵”,有家不能回,她背叛了自己的婚姻,親人個個都離她而去。

度日如年,仿佛每一分每一秒,時間的流逝都是難捱得煎熬,永遠看不到希望,更不知盡頭。

突如其來的絕望悲痛,讓她的情緒徹底失控,哭得昏天黑地,淚如雨下,仿佛把壓抑了多年的痛苦,心酸,不甘,後悔……各種難以言語的情緒都發泄了出來。

老太太很震驚她情緒的突然爆發,似乎有點無措,也隻是給她倒了一杯溫開水。

然後……楊清就不管不顧,把自己所有的事情告訴了對方,不是求同情,也不是求安慰,隻是當時的她,已經壓抑到了極點,必須找一個發泄口,而對方恰恰是最好的一位傾訴者。

因為,自從師傅去世後,對方是第一個對方露出善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