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選理由/
薩爾瓦多是巴西的主要海港和葡萄牙在巴西的第一個殖民地的首府。市內依然保留著許多殖民時期的建築,包括巴西的第一座大教堂和最古老的醫學院。薩爾瓦多也以其非洲文化、殖民地文化、和南美本土文化的融合而著稱,形成了獨特的巴西文化。
/快樂出發/
熱帶的太陽,巴洛克的教堂,激情的巴西音樂,構成了這座南美都市特有的風情,這裏就是薩爾瓦多,一個非洲文化和歐洲文化在中美洲交彙的城市。薩爾瓦多舊稱“聖薩爾瓦多”、“巴伊亞”,原為印第安人瑪雅族的居住地。1524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薩爾瓦多舊城區是巴西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也是巴西第一個首都。1558年,第一批非洲奴隸到達這裏,開始從事甘蔗種植業。幾經更迭,到18世紀中葉,它已經成為葡萄牙最主要的奴隸貿易中心。如今的薩爾瓦多依然保留著濃厚的巴伊亞文化,擁有葡萄牙天主教的教堂及建築藝術,還有西非黑奴所留下來的非洲文化和土著色彩。
薩爾瓦多舊城建在伸入大西洋的一個峭壁上,分為上城區和下城區,上下城之間有電梯相通。古城的佩洛尼奧區、聖安東尼奧區和索德雷區分布著3000多座古建築,很多建築都具有古老的葡萄牙建築風格。16世紀到18世紀初盛行的巴洛克式建築也被殖民者從歐洲搬到了這裏,使得薩爾瓦多成為葡萄牙式巴洛克建築的藝術寶庫。仿佛是要為自己掠奪殖民地的行為貼上免罪符,葡萄牙人幾乎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都建起了教堂。據說,這個300萬人口的城市,就有365所教堂。其中,最大的教堂是瓦西利亞教堂,最古老的教堂是建於1549年的馬特裏斯·聖母康塞桑教堂,最華麗的教堂是聖弗朗西斯教堂,據說僅裝飾這座教堂就用去300千克黃金和80千克白銀。
殖民地時的巴西,有許多奴隸貿易中心,薩爾瓦多正是其中之一。位於港口附近的莫德羅市場,是薩爾瓦多最早的奴隸市場之一,販賣奴隸的活動曾經非常盛行。佩洛尼奧廣場上就曾經設有買賣奴隸的市場,違命反抗的奴隸就被綁在柱子上用皮鞭抽打,以達到懲一儆百的目的。“佩洛尼奧”指的就是綁縛奴隸的石柱。由於19世紀巴西是最大的咖啡生產國,這裏的奴隸解放遲遲沒有成功。直到1888年,巴西的奴隸才終於獲得解放。
現在,鞭奴柱早已被曆史所湮滅了,但以鞭奴柱為中心的廣場仍然保留著舊時的風貌。它與周圍建築群一起構成“佩洛尼奧區”,成為薩爾瓦多舊城的代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人類曆史文化遺產”。廣場四周就是薩爾瓦多最著名的幾座大教堂。其中的羅薩裏奧聖母教堂一反常態,外牆被粉刷成藍色,是專供黑奴祈禱求神的場所。佩洛裏奧區的小街,依然保持著許多古老的民宅,那些石券門柱、鏤花的鐵柵欄陽台、色彩多樣的窗欞,以及那些葡萄牙瓷磚貼的麵牆,仿佛還是幾百年前的模樣。
薩爾瓦多是巴西黑人居民最多的城市,黑人已經在這裏居住了500多年。作為奴隸被強行帶到此地的黑人也帶來了非洲的宗教與音樂。這些屬於黑人的文化,最終成為以桑巴舞為代表的巴西特有文化的源泉。每當夜幕降臨,黑人們便在不同的祈禱場所舉行向非洲眾神祈禱的儀式,這是黑人們自己的宗教。原始的歌、舞,還有非洲鼓的節奏相互交織,綿延不斷。這響徹街頭的節奏正是激情四射的巴西音樂的來源。黑人們正是通過這種音樂,培養起自己作為非洲人,同時也作為巴西人的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