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機遇,走向成功 通向廣場的路不止一條
通向廣場的路不止一條,通向成功的機遇也不止一個,所以,在機遇麵前,要勇於思考,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路,你會更快成功。
請看下麵一則有關埃爾莎女士的小故事:
當時我們正站在一個教堂塔樓的頂上,是父親把我從羅馬的家裏帶到這個離家不遠的意大利小鎮樓頂上來的,我不明白他要做什麼。
“向下看,埃爾莎,”父親對我說。我鼓足勇氣向下看去,看到了村子中央的廣場,還看到蜿蜒曲折的街道交錯著通向這個廣場。
爸爸語氣溫和地對我說:“明白了吧,親愛的,通向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生活也是如此,如果一條路走不到想去的地方,就試著走另一條路。”
現在我明白我為什麼會到這兒來了。那天早些時候我請求媽媽為學校提供的難吃午餐想點兒辦法,但她拒絕了我的要求,她不相信學校的午餐會像我說的那樣糟。
我轉向爸爸求援,他不想幹預此事,卻把我帶到這個高塔上,給我上了一課。到家時,我已經有了主意。
第二天在學校吃午餐時,我偷偷地把我的那份午餐湯倒進一個瓶子,把它帶回了家,然後說服廚師,讓她在晚餐時把湯端給媽媽。我的計劃進行得很成功。媽媽喝了一勺湯,就吐了出來,說:“廚師一定發瘋了!”我馬上告訴媽媽這是我安排的,媽媽斬釘截鐵地表示她第二天就去學校就午餐問題提出交涉。
隨後的這些年裏,我時常記起爸爸給我上的這一課。我知道我的人生目標:我想當時裝設計師!就在我走向第一個小小的成功之路時,卻遇到了阻礙。怎麼辦呢?是承認此路不通,敗下陣來;還是發揮想像力和智慧,去尋找通向目標的另一條道路呢?
我帶著我的設計草圖來到世界時裝中心巴黎,但是好像沒有一個著名的時裝設計師有興趣購買。後來有一天,我遇到一位朋友,她穿著一件非常好看的毛線衫,毛線衫的色彩平淡,但是針法卻可愛、別致。
我問她:“毛線衫是你織的嗎?”
她回答:“不,是巴黎的一位婦女織的。”
“針法真棒!”我又說。
朋友解釋說:“這位婦女叫維迪安太太,她跟我說她是在她出生地亞美尼亞學的這種織法。”
突然,我想在這件毛線衫上織出一個大膽的圖案,繼而一個更為大膽的設想閃現在我的腦海裏。為什麼不開辦自己的時裝店呢?為什麼不設計、製作和銷售斯基亞帕雷利時裝店的服裝呢?我要這樣做,而且要從毛線衫開始。
我畫了一個醒目的黑白相間的蝴蝶圖案,把它交給維迪安太太,她把這個圖案織到了一件毛線衫上。我認為這件成品很漂亮,接著就是對它的檢驗。我穿上毛線衫,來到一個時裝界人士參加的午餐會,令我十分高興的是,毛線衫引起了眾人的注意。事實上,紐約一家大商店的代理商想在兩周內得到40件這樣的毛線衫。我接受了他的訂貨,興高采烈地走出了餐廳。
然而當我站在維迪安太太麵前時,喜悅之情就一掃而光了。她說:“我幾乎用一周才織完這樣一件毛線衫,兩周織40件是不可能的!”
我非常失望,離成功僅有半步之遙,竟又被迎頭堵住了!我悲傷地走出維迪安太太的家,突然停下了腳步,一定有別的辦法可以辦到。這種針法確實需要特殊的技巧,然而在巴黎一定還有其他亞美尼亞婦女會這種針法。
我回到維迪安太太的家,向她講述了我的計劃。她真的認為這個計劃行不通,但同意幫我的忙。
我和維迪安太太像偵探似地開始行動,我們追蹤任何一位住在巴黎的亞美尼亞人。一個朋友把我們介紹給另一個朋友,就這樣我們終於找到了20名亞美尼亞婦女,她們個個都會這種特殊的針法。兩星期後,毛線衫都織好了,新開張的斯基亞帕雷利時裝店第一批貨物被發往美國!
從那天開始,一批批時裝和香水源源不斷地從新開張的時裝店售出。我發現時裝業充滿競爭和冒險,令人愉快和興奮。我永生難忘那一次真正充滿挑戰的服裝展覽,是爸爸的那條忠告再次幫助了我。我正忙著準備展覽冬季時裝,就在時裝表演開始前13天,縫紉女工們被叫去參加罷工,我發現隻剩下我自己、一個裁縫和一個縫紉車間的女主管!我像我的模特和女售貨員一樣沮喪,有一個女售貨員哭道:“我們絕對趕不上了!”
我想,此時是對父親的忠告最嚴峻的考驗。這次的出路在哪兒呢?我滿腹狐疑,心急如焚。我確信隻有兩條路可走:要麼取消時裝表演;要麼展出沒有完工的時裝。就在這時,我茅塞頓開:為什麼不把沒有做完的衣服拿出來展覽呢?
我們緊張匆忙地工作著。正好13天後,斯基亞帕雷利的時裝展覽準時開幕了。
這是一次什麼樣的展覽呀!有些上衣沒有袖子,有的隻有一隻袖子,許多衣服還在初縫階段。它們隻是一些用厚棉布做成的衣服試樣,但在這些試樣上我們別上了衣服的草圖和衣料,這樣我們就能告訴人們這些衣服做成之後的顏色和質地。
總而言之,這次服裝展別開生麵,它太不同凡響了,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尋常的展覽吸引了公眾的注意,訂單源源不斷。
父親很有見地的那番話再次指引我度過了難關。
自信是成功的基礎
美國是移民的天堂,但天堂裏也有數不清的失意者,今年已經30多歲的亨利就是其中一個。
他靠失業救濟金生活,整天無所事事地躺在公園的長椅上,無奈地看著樹葉飄零雲朵飛走,感歎命運對自己不公。
有一天,他兒時的朋友切尼迫不及待地告訴他:“我看到一本雜誌,裏麵有一篇文章說拿破侖有一個私生子流落到了美國,並且這個私生子又生了好幾個兒子,他們的全部特征都跟你相似,個子矮小,講一口帶法國口音的英語。”
“真的是這樣嗎?”亨利半信半疑,但他還是願意把這一切當做真的。他掏出口袋裏所有的零錢,用漢堡包加一杯可樂招待了切尼。
有很長一段時間亨利總在心裏念叨著:“我真的是拿破侖的孫子?”漸漸地,這揮之不去的意念終於使他確信了這是一個事實。
於是,亨利的人生整個被改變了,以前他因為個子矮小而充滿自卑,而現在他因此感到自豪:我爺爺就是靠這種形象指揮千軍萬馬。以前他總覺自己的英語發音不標準,像一個令人討厭的鄉巴佬,現在他卻以為自己帶一點法國口音的英語悅耳動聽。在下決心開創一番事業的時候,因為是白手起家,他遇到了無數難以想象的困難,但他卻充滿了信心。他對自己說,在拿破侖的字典裏找不到“難”這個字。就這樣,憑著自己是拿破侖孫子的信念,他克服了種種困難,成為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長,並且在他經常閑逛的那個公園對麵,蓋了一幢30層的辦公大樓。
在公司成立10周年的日子,他請人去調查自己的身世,結論是他不是拿破侖的孫子。但亨利並沒有因此感到沮喪,他說:“我是不是拿破侖的孫子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明白了一個成功的道理:當你相信時,它就是真的。”
機遇垂青精心準備的人
機遇垂青精心準備的人,這一點,萊斯的故事可以說明:
萊斯?布郎和他的雙胞胎兄弟出生在美國佛羅裏州達東南部港市邁阿密附近的一個非常貧困的家庭。他們出生後不久就被一個幫廚女工梅米?布郎收養了。
由於萊斯非常好動,而且又喜歡不停地說話,盡管他說話含含糊糊,口齒不清,因此,他被送進了當地小學中一個專門為學習有障礙的學生開設的特教班裏學習,直到高中畢業。畢業以後,他成了一位在在邁阿密海灘工作的城市環衛工人。但是,他卻有一個非常美好的夢想——就是要成為一名電台的音樂節目主持人。
每天晚上,他都要把他的晶體管收音機抱到床上,專心致誌地收聽本地電台的音樂節目主持人在談論爵士樂。就在他那間狹小的、鋪著已經破損的地板革的房間裏,他卻按照自己的想象創建了一個假想的電台。而他則熟練地用一把梳子當作是麥克風,念經一般喋喋不休地練習向他想象中的聽眾介紹唱片。
由於他的房間和母親及他的雙胞胎兄弟的房間之間隻隔著一道非常薄的牆壁,因此,每天晚上當萊斯在喋喋不休地練習播音的時候,他的母親和兄弟也能夠聽到他的聲音,於是,就會對他大吼大叫,讓他立刻閉上嘴去睡覺。但是,萊斯根本就不理睬他們,仍舊繼續練習他的播音。他已經完全沉醉在自己的世界裏,沉醉在他那美好的夢想裏。
有一天,萊斯在市區割草。在午間休息的那段時間裏,他鼓足勇氣,勇敢地來到了本地的電台。他走進台長辦公室,告訴台長他想成為一名電台的音樂節目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