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正午,日照瑤池。
紫煙自丹井中冒出,嫋嫋的,氤氳而行,行走廊,繞寶閣,拍打窗,凝成玉蕭之音,鸞鳳之唱,在湖石寶樹下徘徊。
熏熏如醉的風吹起丹霞,依稀見得,紫芝花開,丹爐冒出祥雲。三五成群的玲瓏玉象,隻有拳頭大,在林前,在樹下,在石前,跑來跑去,發出稚嫩的呦呦叫聲,一不心,還會摔倒,咕嚕一聲,滾成皮球。
須臾後,雲光一開,彩舟冉冉駛過來,陶玉坐在船頭,赤著玉足,擺來擺去,看向眼前的景象,深深地吸了口氣,道,“瑤池好啊。”
“那當然。”
明巧甩了甩垂到腰間的棕色長發,笑靨如花,一臉自豪地道,“我們瑤池可是萬千女仙精心布置,一石一草,一鬆一竹,一樓一閣,一池一井,都費盡心思,可不是其他地方像那些粗魯男人樣隨意擺弄。”
“這個是。”
同樣身為女仙,陶玉是很讚同這一點的,別的不講,就自己居住的勾陳宮在精致方麵就比瑤池地差遠了。
在此時,隻聽若金玉交鳴,鏘然共振,然後有蓮花盛開,呈現五彩,在上麵,立有一女仙,身材高挑,長眉如劍,一身宮裙,色彩偏向黑色,給人一種成熟的色彩。
女仙五官立體,氣質蕭冷,讓人一看,就覺得想退避三舍。
“女史大人。”
明巧見到來人,連忙一拉陶玉,自舟頭起身,端端正正行禮。
女史看向兩女,麵無表情,隻是道,“等會有貴客到,不要亂跑。”
明巧答應一聲,乖巧的樣子,完全沒有和陶玉一起捉弄蓬元帥的狡黠和古靈精怪。
待女史走了,明巧才直起身子,她拍了拍自己的胸口,聲道,“嚇死我了。”
“瑤池的女官啊,”
陶玉則看向剛才氣質蕭冷的成熟女子離開的方向,目中有少許羨慕,道,“氣質真好啊,”
“人家女史是跟在王母娘娘跟前的,可不是你這樣不諳世事的豆芽能夠比擬的。”
明巧不忘習慣性嘲諷自己閨蜜一句,然後手托香腮,道,“能夠讓女史出來,看來這次來瑤池的貴客非同一般啊。”
話音剛落,就見瑤池上空,響起梵音佛唱之聲,再繼而,浩瀚如淵海一樣的佛光彌漫,凝結成華蓋慶雲,高高舉起,冉冉過來。
眾人見到景象,所有的色彩聲音全部掩去,隻剩下一團光明,如同燈焰一般,永遠燃燒,不會停歇,並將光明,溫暖,傳承,一代接著一代傳下去。
看到燈火,看到光明,看到希望,看到傳常
好一會,兩個少女才從這種極致震撼中清醒過來,隻覺得渾身上下一片通透,有一種不出的空靈,以往修煉或者生活中的不少困惑和難題一掃而空。
“剛才這種感覺,”
陶玉眯起眼睛,像個慵懶地曬著太陽的貓一般,非常舒服,道,“真好啊。”
“應該是佛門大能。”
明巧抬頭看,見到依然留痕的佛光,澄明高潔,似蓮花舍利,見之則見佛法,道,“不知道是哪一位佛陀來瑤池了。”
對於有佛門的人來瑤池,兩女都沒有驚訝,因為近些年,佛門之人在庭的行動多起來,常有佛門高人在庭講法,時不時也會來瑤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