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寫了一千頁,過篩以後,八百頁扔進字紙簍,隻留下二百頁精華,我也絕不抱怨。
——茨威格
不去抱怨生活,而是去享受生活,這就是生活的智慧。現實生活中,確有這樣一種人,總是生活在唉聲歎氣和怨天尤人的牢騷之中,他的眼睛、耳朵好像長得不合時宜,總是看這也不順眼,聽那也不對勁,常常心中忿忿不平,抱怨命運,痛恨別人,不是大罵世事不公,就是哀歎老天無眼……
仔細想想,這種人的心態命運是應了那句老話: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心比天高”是因:這種人把自己看得太高了,自認為什麼都行,什麼都比別人強;工作中該做的都做了,還比別人做得好,提幹該有我,漲工資該有我,評先進必跑不了我。“命比紙薄”是果:幹部沒提成,漲工資沒輪到,先進也無緣。
抱怨改變不了任何事情,隻能增加更多的煩惱。人們為什麼會抱怨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呢?這一切的不滿都來源於苛求,對生活的苛求。沒有完美的人生,生活容不得太多的苛求。因為別人的樣子是你所不能改變一絲一毫的,比如你的老板脾氣就是不好,你的同事說話就是有點讓人難以接受,你的朋友吃飯的口味就是無法和你保持一致等等。對這些,一些人選擇了抱怨,但那能怎樣呢?那隻會給自己增添煩惱,頻生抱怨。
約翰在耶魯大學拿了學士學位後,又在佛萊堡大學拿到了碩士學位,於是去了西部的大礦主赫斯特那裏應聘。但是礦主赫斯特是個脾氣古怪又很固執的人,他自己沒有文憑,也不相信那些文質彬彬又專愛講理論的工程師。約翰遞上自己的引以為傲的文憑,滿以為老板會對他另眼相看,沒想到赫斯特很不禮貌地對約翰說:“對不起,我可不需要什麼文縐縐的工程師。碩士算什麼,都是一些沒有實用價值的東西。”
約翰並沒有生氣,而是說要告訴他一個秘密,但是前提條件是不能告訴他父親。赫斯特表示同意,於是約翰對赫斯特小聲說:“其實我在德國的佛萊堡並沒有學到什麼,那 3 年就是混日子。我之所以在那裏待到畢業,完全是因為我的父親,他身體不太好,我不想惹他不高興。”赫斯特看到這個小夥子也認同自己的觀點,於是聘用了他。
也許很多人碰到這種情況都會抱怨赫斯特的頑固不化,可是抱怨又有什麼用呢?仍然改變不了他的脾氣。抱怨縱然能解一時怒氣,但是並不能解決問題,更不能讓我們成為最後的贏家。所以,應該像約翰那樣,抱怨別人不如改變自己。
當今社會心態浮躁的人很多,而且尤以學曆高者為甚,他們常常在心裏抱怨上司有眼無珠,以至於自己沒得到應有的重視。在他們心中,如果上司重用了自己,似乎自己就可以使公司更上一層樓了。殊不知越是成功的企業家,越是有一雙識人的慧眼,他們最清楚自己的員工,也最熟悉自己的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