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南方公司銷售四部已經下班,現在辦公室裏隻剩下兩個人。周紹良坐在辦公桌前發呆,另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陳正在收拾東西。
老陳收拾好東西走過來說:
“小周,怎麼還不下班?”
周紹良抬起頭來說:
“哦,是老陳。你怎麼也不走?”
老陳說:
“我在收拾東西,明天就不來了。”
周紹良似乎一點都不感到奇怪,他說:
“不來了?”
老陳感歎了一聲,說:
“也許我已經太老了,真的是跟不上時代了,這活我真的幹不了。”
周紹良說:
“你不是已經幹了三個多月了?賺了多少錢?”
老陳說:
“我現在要走了,我也不怕和你說實話了。老實告訴你,我在這裏幹了將近四個月,一分錢都沒有拿到。連車費、電話費都全是我自己掏的。這個錢不是我們這路人賺的。”
周紹良說:
“公司不是天天在說大部分人的工資每個月都過萬元,最少的也有三、四千元嗎?”
老陳說:
“如果他們不這樣說,現在公司還能有幾個人呢?”
周紹良仍然不明白:
“公司不是承諾,每個員工每月最少有七百元的底薪嗎?”
老陳說:
“我說過,我是一分錢沒有領過。不過,我離開這裏,這還不是主要原因。我是退了休的人,我自己有退休工資。我來這裏主要是看了公司的招聘廣告來的。公司在招聘廣告上說,到這裏來上班既可以賺錢,又可以為國家的林業改革作貢獻。是一件政府支持,媒體弘揚,群眾擁護的好事情。是因為這個原因我才來的,沒有想到會是現在這個樣子。不過,細細想來,他們在廣告上說的也沒有錯,如果走正道的話,這樣幹也還行。政府是該支持,媒體是該弘揚,群眾是該擁護。”
周紹良說:
“你是覺得公司沒有走正道?”
老陳說:
“這我倒沒有看出來。但是,我就是覺得別扭。首先,我最反感的就是不講信用,這個辦公司也像一個人做人一樣,講不講信用,這是個品質問題,道德問題。你發不發底薪,發多發少,一開始就要和大家講個明白,不能夠騙人。一個連員工都敢騙的公司,還有誰它不敢騙呢?”
“第二個使我離開的原因是,我對這行確實把握不準。這幾個月我也找了一些人過來,但都是和他們一起探討探討這個項目的。你想想,連我自己都不敢買,我怎麼敢動員親戚朋友來買呢?陳總幾次跟我說,讓我先買一點。他說,隻要我買了,我那二、三十個親戚朋友全部都會跟著買,這樣,不出一個月,我就可以連本帶利地全部賺回來了。直到現在,我對這事都把握不準,因此,我一直沒有答應他,更不敢叫別人來買。你想,到時候如果賺了錢還好說,如果坑了人家,那以後還怎麼見麵呢?不過,現在我明白了,公司為什麼三天兩頭地招工,他們那裏是在招工啊,他們這分明是在招客戶啊。”
“還有一點使我離開的原因是,公司這樣幹跟我的性格不合。我是三十二年黨齡的老黨員了,受的教育是:到基層去、到最艱苦的地方去、到最困難的同誌身邊去。可現在呢?現在是要求我們到最有錢的地方去、到有錢人中間去、到老板的身邊去。說實在話,我適應不了。我不如回居委會找個紅袖箍,到哪個十字路口幫助維持維持交通,或者參加義務反扒小分隊抓小偷過癮。現在這個活我實在幹不了。”
周紹良說:
“你走和公司打招呼了嗎?”
老陳說:
“不打了,隨他們去吧。反正在這裏也沒有人會把我當回事。說穿了,這裏的工作就是讓我們去把親戚朋友的錢騙到公司來,然後,公司再把我們騙到的錢拿出一小部分分回給我們。這種生意誰不會做?我看,小周你也是個老實人,如果幹不下去就不要勉強。不管怎樣,千萬要小心啊。不要上當受騙。”
周紹良很感激,他說:
“謝謝你,老陳。”
老陳說:
“不要謝,再見了,有時間到我家來玩。”
周紹良揮了揮手說:
“再見。”
周紹良一直目送著老陳慢慢地離去。隻感到心中一片茫然。
窗外,車水馬龍,川流不息,一片熱鬧非凡的繁榮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