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偷眼去看賢王,卻見賢王麵色如常、眼神淡然,絲毫感覺不到疲憊一般,心中暗暗驚訝。
並非驚訝其體力多好,而是驚訝其周身散發著超脫之氣,這種感覺不像官場之人,分明像是修行的道士一般。
然而眾人心中雖想,卻沒人說出來。
終於,又過了將近一個時辰,隊伍到達祭壇。
前前後後從集合準備到到達祭壇共用了兩個時辰的時間,換到現代便是四個小時,眾官員疲憊不堪,稍作休息,喝了些水,立刻又換上官袍準備祭祀。
國師早已準備好,帶領眾多官員祭祀。
枯燥的經文,冗長的禱詞,時不時就要跪拜的大禮。
終於有官員體力不支栽倒在地。
當一切結束後,又過兩個時辰。
可以說整整八個小時,一眾官員除了喝水之外,粒米未進。
一晃,已近傍晚。
突然有一官員道,“快看,火燒雲霄!”
緊接著就有官員附和,“竟是火燒雲霄,此乃大吉之兆啊!其寓意我南趙昌盛、我皇康健!”
再接著,官員們就開始七嘴八舌的捧了起來,有作詩的有作詞的,把這火燒雲現象說得天上有地下無、除了今日再不會發生一般。
道觀依山而建,祭壇廣場的一旁有個山徑小路,上麵也有石階,順著石階向上是一處探出山體的平台,其為摘月台,台上有個涼亭名為摘月亭,顧名思義,其視野最佳。
天色越來越紅、越來越豔,到最後幾乎滴出血來一般。
本在吹捧的官員們見罕見的血紅火燒雲,更是聲音高亢起來。
本來皇上對官員們的吹捧沒什麼感覺,畢竟他日日都聽,早已聽麻木,但發現天空赤得驚人,也忍不住向天際看去。
太子來到賢王身旁,道,“九皇弟,你可相信天命?”
賢王抬著頭,表情平靜的觀賞火紅的雲,“信。”
“那你認為,這古怪的天相有何寓意嗎?”太子問。
賢王緩緩收回了視線,“太子可知,我會算卦。”
“呃?”太子一愣,失笑道,“九皇弟會算卦?從前還真未聽說,九皇弟真是藏拙。”
賢王搖了搖頭,“並非藏拙,而是我使用的算卦方式與常不同,其起卦條件十分苛刻,即便苛刻,大部分時間也算不出什麼,所以從不對外說而已。”
“哦?竟有此種奇妙的卦法?”太子饒有興致,“不知九皇弟算出了什麼?”
賢王再次抬起頭,看向雲蒸霞蔚,“從我學會這卦法到現在,推算出有明確結果的屈指可數,但就在三日前,我算了一卦。”
太子眼神閃了閃,“你推算的,是明珠的去向?”
“是,但卻未得到我想要的結果,那結果直指國運。”
“國運?”
“卦象上說,南趙會迎明君。”
“……”
太子眼神閃爍,不知賢王此言是何用意,怎麼扯到了他身上?這話是正是反?難不成是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