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妹妹!我現在老了,根本記不清我有多大歲數了,隻知道我媽媽生下我的時候,那座須彌像土山堆那麼大,白海像個小泥沼。”狼本以為狐狸這下可上了它的當。可是狐狸卻哭了起來。狠吃驚地問:“好妹妹,你怎麼哭了,誰欺負你了嗎?”
“誰也沒欺負我,我隻是聽了你剛才的話,想起了我那死去的孩子,它和你是同一年生的呀!”狐狸說完,趕快撲向那塊肥肉,把它吃掉了。
狼受了狐狸的欺騙,又氣又餓,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走回自己的洞裏。大象和小猴合作
大象,身強大壯,長鼻子一卷,能把大樹連根拔起。在森林王國裏,一向有“大力士”的美稱,所以它總是盛氣淩人的,覺得誰也比不上它。
小猴呢,大家都叫它“小機靈”,它身體雖然瘦小,可是敏捷靈活,它也為自己的本事感到驕傲。
因此,大象和小猴每次碰到一塊,總是爭論不休。
大象說:“小家夥,你長得多可憐啊,一陣大風就能把你吹跑。看咱大力士,又粗又壯,可以力拔千斤,能把一棵大樹推倒,你行嗎?”小猴一聽,馬上不服氣地回答:“得了吧,蠢笨的大塊頭!你看我長得多麼靈巧!你會爬樹嗎,你會用尾巴把自己吊在樹上嗎?”
它們倆爭來爭去,毫無結果,最後決定去找公正的黃雀評評理。黃雀站在枝頭上,遠遠地就看見了它們倆,大聲和它們打招呼:“喂,大力士,小機靈,你們倆要到哪兒去呀?”
大象和小猴快步跑過來,搶著說:“我們正要找你給評一評呢,到底是長得粗壯好,還是長得靈巧好?”
黃雀一聽,說道:“好吧,就讓我來給你們評評。不過,我有個條件,你們得先到河對岸摘幾個果子來。”
大象和小猴答應了,一起向河對岸走去。到了河邊一看,哇!水流滾滾,風大浪高,小猴嚇得連連退了幾步,而大象卻紋絲不動,神氣十足地說:“不行了吧。看我這壯身子,多深的河我也敢過,多大的浪我也不怕。你快過來坐在我的背上吧,我馱你過河!”
過了河,它們來到了果樹下。綠油油的葉子間是一枚枚成熟的果子,散發出陣陣香氣,真誘人啊。大象搶先一步,龐大的身軀猛地向大樹撞去,想撞倒它後再摘果子,可是果樹太粗了,沒撞倒;它想把果子搖下來,又搖不動;於是,它使出最後的絕招,把鼻子伸得長長的,想摘下幾個果子。可是那紅豔豔的果子好像故意和它作對似的,全長在高高的樹尖上,大象的鼻子再長也夠不到它們。這次,“大力士”可傻眼了,急得在樹下團團轉。
小猴現在可高興了,得意洋洋地對大象說:“你等著,看我來摘果子!”
說完,噌噌幾下,就爬到了樹頂上。它專挑又大又紅的果子向下扔,大象在樹下揀,一會兒就把大嘴塞得滿滿的,然後又馱著猴子過了河,回到了剛才找黃雀評理的地方。
黃雀笑著對它倆說:“到底是長得粗壯好,還是長得靈巧好?現在你們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了。依我看,你們各有各的長處,也各有各的短處,誰都需要取長補短。如果剛才你們不合作,隻憑自己的那點本事,能摘來果子嗎?”錦雞大哥與大象小弟
從前在大山裏住著兄弟四人,由於父母早亡,兄弟四人相依為命。白天他們一起去開荒種地,晚上一起回家做飯,喂養牲口,因為他們都非常勤勞,加上兄弟四人團結和睦,所以日子越過越紅火,年年糧食滿倉,牛羊滿圈。
有一天晚飯後,兄弟四人坐在一起談天,大哥說:“咱爹娘死得早,是我領著你們苦幹,才有今天這樣紅火的日子,這是我的功勞!”
“由於我的功勞。咱們的日子才過得這樣好!”一向隻知幹活沉默寡言的老二說。
“這是我們倆的功勞!”老三老四也不甘示弱地一齊說。
於是弟兄四人爭來論去直爭得臉紅脖子粗,可誰也不服誰,最後還是大哥提議說:“咱們都別爭啦,還是明天請教畢力師父吧!”
第二天一大早,兄弟四人就來到一個大山洞裏,向一位在這裏修行多年的老和尚師父請教。畢力格圖師父聽了他們的話,先給他們講了一個故事:
在山的那麵,住著四個動物。它們是:大象、猴子、兔子和錦雞。它們在一起相處得很好。一天,其中一個提議道:“咱們四個,比比誰的年齡最大,誰就是大哥,小弟弟都聽大哥的話。”
其它三個動物,也都點頭稱讚,可是怎樣比呢?他們誰也不知道自己幾歲了。最後,大象來到一棵大樹底下,決定用大樹來衡量誰的年齡大。
身高體壯的大象首先說:“我很小的時候,這棵樹就和我一般高。”
“我小的時候,這棵樹也和我一樣高。樹蔭剛夠我乘涼。”聰明機靈的猴子緊接著說。
兔子一聽不慌不忙地說:“我小的時候,這棵樹剛紮下根,我還啃過它的根呢。”
“這棵樹的種籽還是我用嘴銜到這裏來的呢!”錦雞最後自豪地說道。
這樣,錦雞年齡最大,是大哥,大象最小,是小弟。以後無論是外出還是幹活,弟弟們都聽哥哥的話,大家在錦雞的組織領導下,和睦相處,長期共同生活。後來他們都變成吉祥的象征,它教人知道團結和尊重他人勞動的意義。
兄弟四人聽完畢力師父的故事,都感到非常慚愧。發誓不再爭功搶德。從此,弟兄四人又和睦相處,安居樂業。鴕鳥的願望
有兩隻年輕的鴕鳥非常想擁有一群自己的小鴕鳥,但不久感到絕望了,每次蹲坐在他們生下來的蛋上,身體的重量就把蛋壓碎了,孵化小鴕鳥的願望也破滅了。
有一天,他們決定去向父母請教,他們的雙親居住在大沙漠的另一端。
他們跑了很長時間,最後到達了他們父母的家。
“媽媽,”他們說,“我們是來向您請教該怎樣來孵蛋的,每次我們一坐上去,蛋就破碎了。”
母親聽完他們的話,回答道:“你們應該用另一種溫暖。”
“那是什麼?”年輕的鴕鳥問道。
於是,他們的母親告訴他們:“那就是心靈的溫暖,你們應該以無限的愛望著你們的蛋,心裏想著他們每一個裏麵細小的生命正在成長,警覺和耐性會令他們醒來的。”
兩隻年輕的鴕鳥動身回家,當那雌鳥生下一隻蛋,他們就滿懷愛心地守望著它,從不放鬆警惕。當他們兩個都精疲力竭之際,那蛋開始格達格達作響,裂了開來,一隻小鴕鳥把頭從蛋殼裏探出來了,兩隻年輕的鴕鳥高興得話都不知該說什麼好了,他們的願望實現了,終於擁有了自己的孩子。鳥兒的天性
從前,在一個富人家的大花園裏有兩個鳥巢,裏麵都住著喜鵲,一個在楊樹上,另一個在柳樹上。
有一天,住在楊樹上的鳥兒起了貪心,從柳樹的鳥巢裏偷偷地拿了一隻蛋,放進她自己孵的蛋裏。
過了一段日子,兩個巢的鳥蛋都孵化了,兩隻鳥兒都成了鳥媽媽。她們的孩子一天天長大,羽毛逐漸豐滿,最後,他們初飛的大日子來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