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3
老虎怕“屋漏”
在很久以前,通道到處是深山老林,在這深林中住著老兩口,無兒無女,生活十分貧寒,身邊隻有一頭老牛相伴,人和牛同住在一間破草房裏,老牛睡一頭,老兩口睡一頭。
一天夜裏突然狂風四起,大雨傾盆,破草屋到處漏雨,兩個老人被淋得全身是水。不一會風停雨住了,這時從山上走下來一隻大老虎,朝著這間破草屋走來,進屋來就朝老牛睡的那頭走去。因為天黑得伸手不見五指,兩個老人也沒發現老虎進屋來了。這時老婆婆對老公公說:“這場大雨下得太可怕了,隻怕老虎會來。”老公公說:“老虎我不怕,就怕屋漏。”老虎一聽嚇了一跳,心想老虎他們不怕,就怕屋漏,難道“屋漏”比我還曆害?就在這時,隻見一個黑影閃了進來,老虎以為是“屋漏”來了,嚇得一動也不敢動。那個黑影就去摸老牛的鼻子,誰知卻摸到了老虎的鼻子,他趕忙用繩子把老虎鼻子穿住,拉出來,老虎隻得順從地跟著黑影走出門外,黑影便騎在老虎背上向前走去。走過了一條又一條小路,穿過一片又一片樹林,翻過一座又一座高山。這時天已麻麻亮了,這黑影原來是個偷牛的賊,他正為自己偷得了一頭牛而高興,誰知低頭一看,自己騎的不是牛而是一頭凶惡的大老虎,嚇得他臉色煞白,為了逃命隻好跳下虎背,一口氣爬到一棵大樹上躲起來。這時老虎慢慢轉過頭來想看看“屋漏”是不是走了,誰知沒看見“屋漏”,卻看見一個人在樹上,才知道自己上了當,調轉身子猛向大樹撲去。因為老虎不會爬樹,就拚命地咬樹幹,偷牛賊嚇得魂不附體,屁滾尿流。說來也巧,尿正好流在老虎的眼睛裏,老虎的眼睛被尿水淋得睜不開了,偷牛賊趁機逃得無影無蹤。從此以後,老虎怕屋漏的故事便傳開了。
鐵公雞找牛
湖南省通道縣有個侗族聚居的吉祥寨,寨主本來叫聶恭禧,他有萬貫家財,良田千頃,卻是愛錢如命,一毛不拔,因此,大家都喊他“鐵公雞”。
正是陰曆十月小陽春的時候,摘完禾穀,鐵公雞請了十來個長工來挖茶山。長工們幹的牛馬活,吃的卻是豬狗食,起五更,睡半夜,長工們很是氣憤,就常常在山上睡大覺,消極怠工。鐵公雞家裏有個放牛娃叫阿胞,是個十來歲的孤兒,給鐵公雞放牧著十多頭耕牛。阿胞人雖然小卻挺聰明,白天和長工們一起上山,晚上和長工們睡在一塊。
這一天,長工們上山後又準備睡覺,阿胞就自告奮勇地說:“叔叔伯伯們,你們安心睡吧,我來給你們放哨。如果有人來我就學竹雞叫,你們聽了就趕快起來,裝成在挖山的樣子。”大家都說好,由於阿胞站崗,長工們更加放心,他們睡得好香啊!
由於鐵公雞隻顧個人發財,對長工們壓榨得很厲害,飯也不給吃飽,長工們都瘦得皮包骨啦!這次到了山上大家又議論起來:
“這麼下去,再幹一個月,我們都要沒命了!”
“我多想打牙祭啊!”
“飯都吃不飽,還想打牙祭,你莫白日做夢吧!”
這時阿胞也湊了上來稚聲稚氣地問:“叔叔伯伯們,打牙祭不吃豬肉吃牛肉行嗎?”
大家一聽都哈哈大笑起來,有的說:“阿胞呀,你真是異想天開,莫說打牛肉牙祭,就連一根牛毛你也休想,你不知道鐵公雞是一毛不拔嗎?”
阿胞卻現出認真而神密的神情,小聲說:“叔叔伯伯們,隻要大家齊心,我保證我們能打個牛肉牙祭。”接著他把自己的主意如此這般地說了出來,長工們一致表示同意,並且商量妥當,明天就動手。
第二天,阿胞與長工們很早就上了山,他們帶好斧頭與鐵鍋,在山林最深處宰殺了一頭大黃牛,大家美美地飽餐了一頓,痛痛快快地打了個牛肉牙祭。
為了在鐵公雞麵前交差,他們也做好了安排,然後依計而行。
下午,太陽偏西時,阿胞趕著牛群回來,關好牛,他急忙哭喪著臉跑到鐵公雞麵前報告:
“東家東家,不好了,出事啦!”
“出什麼事?快說!”鐵公雞忙問。
“有一頭牛鑽進山洞回不來了!”
鐵公雞很不相信,懷疑地說:“會有這種怪事?”
“哎呀,東家!這樣大的事我能撒謊嗎?”阿胞委屈地解決道:“你不信我帶你去看吧!”
鐵公雞看看天色已晚,本來不想去,但他又舍不得丟失一頭牛,就說:“快,快帶我去!”
阿胞就帶著鐵公雞往深山裏跑。在一個陡峭的峽穀裏,真的看到一頭牛鑽進了一個天生的石洞裏,牛頭從石洞的另一個出口冒了出來,身子陷進石洞已看不到,但牛尾巴還留在洞外。那大黃牛見了阿胞與鐵公雞還“哞哞”地叫。阿胞繼續向鐵公雞哭訴著:“下午,兩頭大黃牛不知怎的鬥起角來,雙方都戲了眼,有頭大黃牛死追這頭大黃牛,追得它無路可逃,到了這個峽穀看見這個石洞,它就拚死命鑽了進去,誰知洞太小,頭擠了進去,身子也霸蠻擠進去了,卻卡在洞裏動彈不得。它掙紮著,頭從洞的另一個出口冒出來,但身子卻出不來了,你看它好生著急,尾巴在不停地動呢!
其實,這次大黃牛的身軀已被他們打了牙祭,隻留下頭和尾巴露在這天然的石洞外麵,由藏在洞裏的長工裝牛叫。由於石洞生得巧妙,看去確實很像一頭牛鑽進了石洞,而把頭和尾巴留在洞外。
鐵公雞聽著阿胞的哭訴,看著這牛頭和尾巴,還是不很相信,但當他走近這牛頭,伸手摸牛角時,那牛竟“哞哞”地大聲叫喚起來,這時他才真相信:牛確實是鑽進石洞出不來了。
他看看天色已晚,若不趕緊把牛救出來,讓牛在山裏過夜正好給老虎當晚餐,怎麼救呢?他下了決心:反正有十多個長工,拖也把牛拖出石洞!於是他要阿胞飛跑去把長工全喊來。
阿胞把長工全喊來了,鐵公雞大聲吆喝道:“你們都看見了吧,牛鑽進山洞也不來了。不過它既然進得去也就可以出得來的,它自己出不來,我們就辛苦點拖它出來。你們依秩序站好,一個接一個,聽我的命令,我喊一二三,你們就一齊用力猛拖,聽清了嗎?”
“聽清了!”大家齊聲回答。
於是在這險要的峽穀邊,擺開了一字長蛇陣,第一個長工拖著牛尾巴,後麵的一個接著一個,鐵公雞站在最後頭,緊緊地拖住最後一個長工的褲腰帶。阿胞就在前麵牽著牛韁繩。鐵公雞用盡力氣喊道:
“一——二——三!”
喊聲剛落,大家一齊用力,隻聽得“咕咚”一聲響,牛尾巴被拉斷了,人們個個被跌得仰麵朝天,鐵公雞更是跌得嗚呼哀哉,他的後邊正是懸崖峭壁,萬丈深淵,這一跌就滾下了懸崖,落了個粉身碎骨的下場。
會下“金子”的豬
古時候,侗寨有個叫石生的後生,他既聰明又膽大,專愛捉弄那些有錢有勢,敲詐貧苦人的財主。
有一年,石生養了一頭豬崽。豬崽屙的糞便,他都要用木瓢裝起來,拿到河裏去淘洗。他天天這樣做,人們以為他瘋了。
石生犯的“瘋”病卻被鄰居的一個老財主識破了。他感到十分驚奇:“為什麼石生家的豬糞裏會有金子?對,我何不把自家的豬糞也刮去淘洗,說不定……”老財主想到這,馬上把糞裝進籮筐裏,挑起就到河邊去淘。豬糞淘完了,可就是不見一粒金子。老財主氣得跑回家就想把這些不會下“金子”的豬一個個都宰了。可是他轉念一想:“不如用這幾頭豬去換石生那頭小豬,他一定肯換呢。”想來想去,決定先來一個酒肉計,用酒把他灌醉了,還愁生意做不成?
一天,老財主辦了一桌豐盛的酒菜,連拉帶扯將石生請到家裏。在酒席上財主一邊跟石生嘮家常,一邊又是溫酒熱菜。待酒過三巡,石生已有點昏昏欲醉了,財主見時機已到,臉上露出得意的神情。他用花言巧語將換豬兒的事說了出來。哪料到,石生卻死活不幹,說除非再加五百兩銀子。財主一聽好像當頭挨了一悶棍,眼珠子咕嚕咕嚕直打轉:“五百兩銀子可不是小數目哩,再加上幾頭大肥豬,刮去了快一半的家產了!”他不由得伸出舌頭倒吸了一口涼氣。但又一想:“如果那頭小豬天天下金子,養它三年五載,黃燦燦的金子不就能堆成一座小山了麼?到那時,這幾百兩銀子還算個什麼?”想到這裏,心裏又高興起來,卻故意說:“石兄弟,這好說。遠親不如近鄰嘛,實在是老兄手裏一時湊不足,你看這五百兩銀子是不是……”石生倒是個幹脆人,一點不假思索地說:“就看在鄰居麵上,減下一百兩吧!”當下倆人的交易談成了。老財主怕石生節外生枝,中途變卦,便和石生到縣衙門立了文書,一顆懸著的心才算定了下來。
第二天,石生便從城裏買來了兩大桶好酒,把村裏的窮人都請來,將那幾頭大豬全殺了。那些吃盡了粗茶淡飯的窮人,美美的吃了三天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