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日成還是一個極有政治思想的人,在治理民主朝鮮時,提出了“主體思想”的理論。
1965年4月,金日成訪問印尼,在講演中首次使用了“主體思想”這一提法,並把主要內容概括為“思想上的主體、政治上的自主、經濟上的自主和國防上的自衛”。1970年,勞動黨把主體思想分別寫進了新黨章和朝鮮的新憲法。
所謂思想上的主體,即是一切思想工作都須服從本國革命的利益,要求人們對革命和建設采取主人翁的態度。
所謂政治上的自主,一是從本國革命利益和具體實際出發,獨立自主地製定和貫徹全部路線和政策;一是在對外活動方麵行使完全的平等和自主權。
所謂經濟上的自立,就是發揚自力更生的精神,建設一個基本上能夠依靠自己滿足國家需要的經濟,也就是要獨立發展民族經濟。
所謂國防上的自衛,就是用自己的力量建設強大的國防,牢固地保衛國家的自主性、革命勝利成果。
金日成在進入國內社會主義建設之時,念念不忘朝鮮半島的統一。20世紀80年代後期,東歐劇變,德國統一,金日成又看到了希望。金日成開始做統一方麵的努力。在美國卸任總統卡特的斡旋下,1990年9月5日至7日,朝鮮總理與韓國總理在漢城舉行第一次總理級會談。雙方交換了旨在結束40多年來敵對狀態的建議。此後,雙方共舉行了6次總理會談。
1991年12月11日至13日,第五次總理會談在漢城舉行,朝鮮總理和韓國總理簽署了《北南和解互不侵犯和合作交流協議書》。
1994年6月15日至18日,卡特訪問朝鮮。金日成在會見他時表示,願意無條件地在任何時間和地點同韓國總統金泳三會晤,商討改善北南關係等問題。6月18日,金泳三表示接受金日成舉行北南首腦會談的建議。6月28日,雙方代表在板門店接觸,確定金日成和金泳三於當年7月25日至27日在平壤會晤。不想7月8日,金日成不幸逝世,和平進程被迫中斷。
1994年6月16日,卡特在平壤見到金日成時,給他帶來了一個令金日成激動不已的信息:韓國方麵提議邀請金日成訪問漢城。
卡特在平壤逗留了3天,天天都與金日成會談。每次會談的時間都很長,最後一次會談加上參觀和宴請活動一共持續了6個小時,中間隻休息了20分鍾。金日成的夫人金聖愛看在眼裏,急在心上,再三勸告82歲的金日成要注意保重自己。而精神一直處於亢奮狀態的金日成卻沒有在意,照樣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白天參加會談,晚上還要處理文件。
卡特走後,金日成仍未休息,他要親自製訂方案,布置北南首腦會談。審查完北南會談方案後,金日成又馬不停蹄地趕往農村視察。
7月7日夜,金日成趕往他的夏季辦公地妙香山別墅處理公務。突然,他一口氣沒有上來,倒在地上……
金日成從中國東北抗日走上政治之路,此後在朝鮮半島的北部建立起社會主義的朝鮮人民共和國,風風雨雨幾十年,不論世界潮流如何,他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方向不動搖,成為共產主義的一麵不倒的旗幟。
金日成逝世後,他的長子金正日接任他的職務,領導朝鮮人民繼續向前發展。弗朗索瓦·密特朗
弗朗索瓦·密特朗,是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的第五任和第六任總統,也是法國有史以來通過普選產生的第一位社會黨總統。
1916年10月26日,密特朗出身於法國夏朗德省雅爾納克市的一個普通的鐵路職工家庭。密特朗自小就很有誌氣,而且興趣廣博。憑借自己的努力,他考入了法國的名校巴黎大學學習,潛心攻讀他所感興趣的法律、政治學和文學等專業。畢業之後,他利用自己良好的文學和法律知識,很快找到了自己較為滿意的記者和律師等工作,並幹出了非常不錯的成績。
但是不久之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德國以“閃電戰”攻占了歐洲的許多弱小國家後,很快就把戰爭的矛頭指向了法國。飽含著一腔愛國熱情的密特朗馬上加入了軍隊,積極地參加抵抗運動。
在戰爭期間,許多共產黨人也參加了抵抗運動,他們與密特朗成了同一戰壕的戰友。在他們的影響下,密特朗接受了共產黨人的一些思想,開始走上了左翼道路。在1940年的凡爾登戰役中,英勇作戰的密特朗不幸受傷,被德國人俘虜並被關進集中營。在集中營裏,密特朗飽受折磨,但這並沒有使他屈服。
他先後三次策劃從集中營逃跑,前兩次逃跑均告失敗。第三次越獄之後,德國人四處追捕他,他無奈之下逃到護士達尼埃爾家躲避搜捕,誰知兩人竟一見鍾情。不久之後,達尼埃爾成了他的妻子。
密特朗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政壇宿將,他長期在法國各屆政府中擔任職務。
密特朗曾在維希政府做過一段時間的官,在動蕩不定、更迭頻繁的第四共和國政府中,他曾11次入閣,曆任退伍軍人部長、總理府情報國務秘書、海外領地部長、國務部長、內政部長、國務部長兼司法部長等重要職務。
1958年,戴高樂將軍從海外回國並重新執政,密特朗對此堅決反對,此後他一直從事反對派的政黨活動,先後擔任過社會民主左翼聯盟主席和共和體製大會黨主席。1971年密特朗正式當選為社會黨第一書記。
在成為社會黨第一書記後,密特朗開始積極參與總統競選,但前兩次均以失敗告終。1965年敗在戴高樂將軍手下;1974年又輸給了吉斯卡爾·德斯坦。
但他孜孜以求,從不氣餒,終於在1981年第三次參加總統競選時獲得成功,當上了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的首任社會黨總統,這也是法國有史以來通過普選產生的第一位社會黨總統。
在1988年5月8日舉行的法國總統選舉中,密特朗爭取連任成功,當選為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的第六任總統。
密特朗執政期間,在外交上,他堅持獨立自主的政策,加強同第三世界國家的合作與聯係,極力主張實行西歐聯合的政策,保持同美國的同盟關係,讚成美蘇中導協議;在政治上,他主張用社會主義加資本主義的自由來改造法國的政治體製,為法國營造廠良好的國內政治環境;在經濟上,他主張“社會合作”,通過增加對富人的征稅,以縮小社會的不公正和日趨嚴重的不平衡:在科技上,他提出的旨在加強西歐科技合作的“尤裏卡”計劃。得到西歐絕大多數國家的支持。各國普遍認為這一計劃具有很強的前瞻性,為使西歐的科技在未來的較長時間內處於世界先進水平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密特朗是國際政壇上一位極有影響的人物。除了政治外,他還酷愛文學,喜歡曆史、地理,迷戀音樂,因此被人們譽為博學多才的總統、歐洲最有義學修養的國家元首和以文學為樂趣的政治家,在幾十年的政治生涯中,他始終以文學為第一愛好,每天在繁忙的政務活動之餘,他總要認真閱讀兩個小時的書籍。他說:“不要以為我生活小充滿了政治,文學永遠是我的樂園”。在工作之餘密特朗還著書立說,他的著述很多,主要有《我的實情》、《不斷的改變》、《蜜蜂與建築師》、《中國麵臨挑戰》等,並深受讀者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