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11
喬治·布什
喬治·布什,全名喬治·赫伯特·沃克·布什,出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密爾頓城,美國第41任總統,現任美國第43任總統小布什的父親。
喬治·布什出生於一個名門望族,父親是金融家、國會參議員,因此,童年的布什受過良好的學校教育,從小就被送往著名的菲利普學校學習。菲利普學校是一所專門培養精英人才的學校。布什在校期間學習成績很好,而且愛好體育,喜歡踢足球和打棒球。
1942年6月,布什從菲利普學校畢業,當時,太平洋戰爭已經爆發,美國對日作戰。盡管布什出身名門,但他並沒有選擇繼續深造,而是選擇參軍服役,準備為國家貢獻力量。為此,布什在波士頓宣誓參加海軍,並以二等水兵身份赴得克薩斯州參加海軍的飛行訓練。
由於戰爭緊張,海軍急需飛行員,所以布什的訓練不足一年,就被派往太平洋執行任務。此後,在長達三年的時間,布什一直在執行各種攻擊任務,並且有兩次遇險,幾乎喪命的經曆。1944年9月2日,當布什攻擊太平洋上一個小島時,被日軍的密集炮火擊中,飛行艙中濃煙密布。但布什仍然鎮定自若,駕駛攻擊機向下俯衝,將四顆炸彈投向目標。在返航時,由於攻擊機已嚴重受損,布什與兩個同伴決定跳傘。布什跳傘成功,兩個同伴犧牲,後布什被美軍潛艇救走。由於布什的英勇行為,他被授予海軍英雄的稱號。
1945年9月,布什退伍回到家中,他意識到自己必須獲得一個學位,然後再從事商業。於是,當年11月,他進入耶魯大學攻讀經濟學。在耶魯大學學習時,布什刻苦學習,成績優秀,兩年內就獲得經濟學學士學位。1948年布什畢業,攜帶妻兒前往得克薩斯州奧德薩從事石油業。經過將近十年的艱苦創業,到1965年,布什已經成為一個百萬富翁。
經濟上成熟的布什並不滿足於已有的成就,他認為應當像父親一樣從事政治活動。1964年,他決定競選得克薩斯州的參議員職位,結果失敗。但布什並不氣餒,他決定辭去公司董事長的職務,專門競選公職。果然皇天不負有心人,1966年他當選為眾議員,從而正式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但眾議員不是參議員,布什的下一個目標仍然是參議員。為此,1970年他又重新競選參議員,但又遭失敗。此時,尼克鬆任總統,布什受到尼克鬆的賞識,被任命為美國駐聯合國大使。1973年,布什回國,不久“水門事件”發生,布什決定辭職,致力於共和黨的黨務工作。
福特總統上任後,布什主動請求擔任駐中國聯絡處主任一職。這是因為,他在聯合國工作的經曆告訴他:在未來的歲月裏,美中關係是至關重要的。
在北京的一年多時間裏,布什夫婦為中美關係的進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1975年,布什被召回國,福特任命他為中央情報局局長。但布什的政治目標不限於此,他準備參加總統競選。1978年開始,布什開始加緊競選的準備工作。但1980年大選的對手是裏根,所以布什的第一次總統選舉以失敗而告終。但裏根很賞識布什,希望布什能做他的副總統,這令布什很高興。實踐也證明,布什是個很好的夥伴,他被裏根譽為“最好的副總統”。
布什一步步接近他心中的抱負,即美國總統寶座。他以興奮的心情準備1988年的總統大選,在裏根的全力支持下,布什終於當選為美國第41任總統。
布什執政四年期間,由於他的“超越遏製”戰略,美國在外交上取得很大成功:促使蘇聯、東歐發生和平演變,促成了兩德的統一,打贏了海灣戰爭。但是,取得輝煌外交勝利的布什並沒有處理好國內的經濟問題。在布什任期內,美國發生了戰後第九次經濟衰退,這使他的連任競選遭到失敗。
後來,布什的兒子小布什當選為美國第43任總統,布什的政治影響力又重新高漲起來。菲德爾·卡斯特羅
菲德爾·卡斯特羅·魯斯於1926年8月13日出生在古巴東部原奧連特省比蘭鎮的一個甘蔗種植園主家庭,少年時代的菲德爾·卡斯特羅,最初在家鄉比蘭鎮的一所公立鄉村小學就讀,爾後很快相繼轉學到省城聖地亞哥市和首都哈瓦那,在私立的天主教教會學校念完了小學和中學。
卡斯特羅在外讀書,一方麵受到了自由、平等、博愛和宗教思想的影響,另一方麵也受到了民主、正義、愛國等社會思潮的熏陶。他在闖蕩人生過程中目睹和感受到了當時城鄉廣泛存在的不公正、不合理和不平等的社會現實,立誌研究和掌握法律知識為勞苦大眾鳴訴不平。1945年,他進入古巴最高學府哈瓦那大學選學法律,並於1950年畢業,獲法學博士學位。
他在大學生聯合會中先後擔任過許多重要職務並努力宣傳和組織群眾,開展了內爭民主外反帝國主義幹涉的鬥爭。1947年和1948年間,他還參加了由拉美一些進步學生組織聯合發起的討伐多米尼加特魯希略家族獨裁統治的遠征隊和前往波哥大聲援抗議哥倫比亞自由黨著名左翼領袖蓋坦被害的人民起義。自1948年起,他開始積極參與和領導古巴人民黨的青年運動,進行抗暴政、反寡頭的政治鬥爭。
1953年7月26日,他率領一批革命青年利用聖地亞哥狂歡節之機攻打位於該市的蒙卡達兵營,他的弟弟勞爾也參加了這次武裝襲擊行動。行動失敗後,卡斯特羅兄弟雙雙被捕,菲德爾被判15年徒刑。作為律師,他在法庭上正義凜然,慷慨陳詞,發表了著名的自我辯護詞《曆史將宣判我無罪》,控訴獨裁政權的罪惡,並提出治國之道。
1955年5月將這批革命青年提前釋放。獲釋後,卡斯特羅發起正式成立“七·二六”運動,踏上流亡墨西哥組建革命武裝打回古巴的征途。
1956年12月2日,卡斯特羅召集的82名青年帶著戰鬥武器乘坐《格拉瑪號》遊艇從墨西哥返回古巴,並在東部馬埃斯特臘山區創建了起義軍和革命根據地,開展遊擊戰爭。以卡斯特羅為總司令的起義軍同巴蒂斯塔政府軍作戰,深受人民群眾的支持,起義軍隊伍迅速發展,戰果不斷擴大。經過兩年多的武裝鬥爭,起義軍終於在1959年1月1日攻克了哈瓦那,推翻了巴蒂斯塔政權,趕走了巴蒂斯塔家族,取得了革命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