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藏界出了一件稀世珍寶:秦王劍。相傳是秦始皇用過的,後來傳給了秦二世,二世的手中劍被項羽奪走,接著又落到漢朝手裏,這樣一連沾了幾十代的帝王之氣,直到傳到乾隆手中。

乾隆爺微服私訪時將此劍隨身攜帶,作防身之用。他在民間遇到了一女子,傾慕之下,便將此劍贈於此女,這女子後來就沒有再找到乾隆皇帝,但這把寶劍卻是被傳了下來。

持劍女子的後人在自己祖屋的地窖中將此劍發現。

有人說,這劍已經經過鑒寶專家的鑒定,估值在十億人民幣左右。

有收藏界巨賈想要拍下,但由於持劍後人的猶豫,這件古董終究是沒有被拍成。

韓真的父親是一個收藏愛好者,他從小也有些耳濡目染,最近的鑒寶節目很是火熱,他也報了個名。沒過兩天這節目就辦到了他家門口,讓他很是興奮不已。

去年花三十塊錢淘的一件物件總算是可以拿出來驗驗真假了。

在收藏界,“撿漏”是每個收藏愛好者做夢都想碰到的事情。

等候了幾天,各路專家到齊,各家記者也紛紛到位。

主持人微微一笑,向大家說道:“今天我們現場的觀眾及電視機前的朋友可大有眼福,聽說那件收藏界的稀世珍寶秦王劍會在這裏出現!”下麵眾人聽他如此說,盡是一片唏噓。

第一個藏寶人出場,這是個中年漢子,他拿著一個金燦燦的臉盆走了出來,將這藏品放到專家麵前,說道:“專家好,我這件東西是一個純金的臉盆,至於它的來曆我有必要跟您及大家分享一下。”

專家有些疑惑:“這個藏品是純金的,你確定?”

藏寶人將臉盆拿過來,放到嘴邊就咬了一口,硬是咬出了兩個淺淺的牙印,專家連忙阻止,叫他說這件東西的來曆。

“這個臉盆其實是商朝的時候紂王跟妲己用過的,當時兩人主要用它來泡腳。後來傳到了曹操手裏,曹操就用它來洗臉。再後來傳到了元朝成吉思汗手中,這蒙古人的太陽比較毒,這個蒙古老人主要在睡覺的時候用這臉盆扣在腦袋上擋太陽。而最後則是傳到慈禧手裏,八國聯軍來的時候,這軟弱的老娘們就用它來擋子彈。”

專家忍不住笑笑道:“那這麼說來,這件東西可以說是曆史悠久啊。那這些典故你是怎麼知道的呢?”

藏寶人自信十足:“這當然是賣家告訴我的,這個臉盆可是我花了十萬美金買的呢。”

專家將臉盆拿在手中,仔細看看後神色凝重,半天才說道:“這位藏友,這件東西其實是個黃銅鍍金的東西,你……”

“我明白了,它是一件鍍金的商朝古董,距今有千餘年曆史,但也很值錢,對嗎?”

專家歎了口氣:“它其實是一件鍍金的二十一世紀工藝品,生產曆史距現在也就幾個月,作舊痕跡太過明顯。”

這藏寶人不甘心的將臉盆接了過來,說聲謝謝,一臉沮喪的走了下去。他死死盯著自己臉盆上嶄新的牙印,對專家的鑒定還是有些懷疑的。

“好,接下來讓我們邀請第二位藏友!”主持人笑臉盈盈,馬上就打破了屋中有些沉悶的氣氛。

這位藏寶人緩步走了出來,手裏拿著一把劍,此劍的劍鞘不同於現在的一般寶劍,雕刻紋飾精美多雜,整體呈金色。

這劍一出來就吸引了眾人的眼球,大家都猜測這就是那把稀世無雙的秦王劍。

藏寶人將這劍交到專家手上,幾個專家一見這寶劍的外觀,一下子就變得甚為重視,湊到了一起細細查看。

一個專家邊看邊評論道:“單看此劍劍鞘的外觀,這上麵的雕飾其中一種是戰國時期所用的文字及圖案,這幾種文字分別是齊楚燕韓趙魏六國的古字。而這上麵的每副圖案,大致有一個相同點,都是古代冷兵器時代的戰場,且都是戰敗逃亡的跡象。”

另一專家接著說道:“當時秦始皇統一六國後,雄心萬丈,傲視四海。回憶起來自己殺伐六國時的豐功偉績,想象著當時六國的種種敗象,為了給自己的帝王之氣增加威嚴,讓天下百姓更加一心的臣服於他,就根據當時自己在戰敗六國時的場景,命畫師畫了下來,後來在鑄劍時就將這些畫麵全部鑄在了劍上。”

這專家細心看著此劍上別的圖案,又說了起來:“這個圖案又是漢武帝時候的曆史故事。這把劍幾經輾轉落到了雄才大略的漢武手中,他也忍不住效仿秦始皇,將一些圖案及文字鑄刻了上去。但較秦皇,他的性格稍顯內斂,主要是將自己生平未盡之事留在了這上麵,這些古字是漢朝文字,圖案上的人妖姿瞠目,應該是在形容巫蠱之禍。在他晚年時沒有將這些蠱禍徹底驅除,一直是生平一大憾事。”